第二天深夜十二點,十五架直運輸直升機和六架武裝直升機轉場在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的喀薩機場降落。
機場里的工作人員一個個都像看怪物般的看著直升機帶著巨大的氣流從天而降,他們只是接到命令在這里迎接一批來自盟友的戰機,但卻沒想到迎接來的卻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如此怪異的飛機。
“這些飛機是做什么的?”有人問:“德國人是用它們把寒冷的空氣吹走嗎?”
羅馬尼亞士兵們不由哈哈大笑起來,卻有一個人沒有笑,他就是負責接待這批德軍士兵的阿德林中校。
看著周圍士兵們在嘲笑這批怪異的飛機,阿德林就搖了搖頭,說道:“知道你們在嘲笑誰嗎?或者嘲笑什么?在你們面前的,就是那些沙洲勇士,他們就是駕駛著這些飛機占領沙洲并最終取得勝利的!”
羅馬尼亞士兵聞言不由愣住了。
沙洲勇士……這是德國以及仆從國給秦川所帶領的突擊隊取得外號。
原本秦川還不知道這個名字,直到維爾納把這個名字噴在了他所搭乘的直升機機身上。
當然,秦川并不稀罕這個,如果說每打一場勝仗都能得到一個威武雄壯的綽號的話,那么此時的他們只怕要花上不少時間來背下這些了。
直升機在停機坪上停穩,秦川與亞歷山大貓著腰跑向迎上來的一隊羅馬尼亞官兵。
這羅馬尼亞軍隊打仗不行脾氣卻不小,突擊隊的直升機要在這里中轉還必須是在羅馬尼亞軍官的“配合”而且還需要交涉才可以成行。
這是由于羅馬尼亞首相安東內斯庫從頭到尾都堅持一點,那就是羅馬尼亞的參戰部隊必須做為一個整體投入使用,并且由他們自己的軍官指揮。
換句話說,就是羅馬尼亞軍隊是獨立的,他們原則上只接受任務,至于如何完成任務,德軍無權過問。
希特勒曾經希望對仆從國的軍隊使用“束身衣”的辦法配置……“束身衣”就是束身帶相互交錯的纏在一起,喻指德軍部隊與仆從國部隊交替部署。
很明顯,“束身衣”式的布署更科學,因為德軍可以強化防區甚至可以起到教會仆從**隊如何作戰、怎么與德軍協同的作用。
但是,因為盟友之間的民族敏感性或者也可以說是自尊心,羅馬尼亞軍隊強烈反對這種布署方式,最終就變成現在這樣……斯大林格勒整個側翼擺放的都是羅馬尼亞軍、意大利軍、匈牙利軍。
甚至于現在,秦川的突擊隊要使用羅馬尼亞軍控區內的機場或者穿過羅馬尼亞防區都出現不少麻煩。
“歡迎您,上校!”阿德林中校上前向亞歷山大敬了個禮,說道:“我是第五炮兵團參謀阿德林,我奉命來配合你們的工作!”
亞歷山大隨口問了聲:“你們的炮兵觀察員呢?”
因為突擊隊需要羅馬尼亞炮兵配合,所以需要羅馬尼亞派出炮兵觀察員與德軍一同作戰。
“我就是,上校!”阿德林回答,然后亮出身后幾個士兵,說道:“還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