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當然不是毒氣,不過如果蘇聯人把它們認為是毒氣似乎效果會更好。
兩條繩索從空中拋了下來,兩隊突擊隊沿著繩索從天而降,然后“砰”的一聲撞破了二樓的窗戶躍了進去。
只聽煙霧中“砰砰”幾聲槍響以及一陣俄語咒罵和呼救聲,接著就安靜了下來。
繩梯從直升機上拋下,幾分鐘后等直升機再次升起時,就見繩梯上吊著幾個人,其中顯然還有兩個手腳被綁著捆在繩梯上不住掙扎的俘虜,于是秦川就知道任務成功了。
“C計劃!”秦川下令。
三枚紅色的信號彈升上天空,德軍突擊小隊朝依舊籠罩在煙霧中的建筑拋出幾枚手榴彈或打幾發火箭彈后,就隱入了黑暗中。
集結點距離村莊南面一公里半,這片空地會被選作集結點的原因之一,就是這里與村莊隔了一座山,即便是蘇軍尾隨德軍而來也無法用火力封鎖直升機的起降……直升機的裝甲主要是在底部,所以在起降時是最危險的,步槍和輕機槍都能輕松穿透其側面裝甲對其中的人員造成傷亡或是擊傷直甚至擊毀直升機。
這也是集結點不能簡單的設在村莊旁的原因之一……在村莊旁的確省時、省事,人員撤出村莊后馬上就可以登上直升機離開。
但這么做顯然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只要有一挺輕機槍占據了要點,就可以一架接著一架的將直升機擊落。
于是,秦川等人只得一路沿著公路奔跑,一邊跑一邊在后方布設地雷以防蘇軍追擊。
不過這些似乎都是多余的,因為在村莊里被打得半殘的蘇軍似乎直到這時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所以當然也不會有追兵。
幾分鐘后一眾人就在集結點依次登上直升機。
秦川還花了點時間將捉到的兩名俘虜從繩梯上解了下來然后抬到了直升機上。
阿德林看著被丟上的兩名佩著少將軍銜的蘇聯軍官不由目瞪口呆……整場戰斗不過十五分鐘,這些德國人居然像變戲法似的將蘇聯人打得一塌糊涂然后又從中抓到了兩個少將。
與阿德林同樣表現的還有他帶來的那幾個部下,他們雖然目睹了整個過程,但卻依舊不敢相信這些都是真的……他們之前與蘇聯人打過仗,在克里木半島。
雖然他們知道蘇聯人的戰斗力不強,因為他們成批成批的在德國人的包圍下投降或是被殲滅,但是他們在克里木半島與蘇聯人的交戰過程也知道這些對手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好惹,至少與羅馬尼亞軍隊勢均力敵。
當然,這是羅馬尼亞士兵主觀上的想法,實際上羅馬尼亞軍隊的戰斗力比不上蘇軍,這不是素質方面的問題,而是戰斗決心以及裝備的問題。
(注:羅馬尼亞軍裝備的坦克有超過百分之九十是落后的來自捷克的38T輕型坦克)
但是,今天這些羅馬尼亞士兵包括阿德林所看到的可以說已遠超他們的想像了……他們感覺這些德國人打蘇聯人都跟玩游戲似的,如果不是因為真槍實彈不是因為戰場上的血腥和慘叫,他們真會以為這是場事先安排好的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