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進攻計劃一無所知!”亞歷山大攤了下手:“我們認為,蘇聯人知道進攻計劃至少是師一級的主官,我們抓對人了,行動也很成功,但是……”
亞歷山大無奈的搖了搖頭。
于是計劃就陷入了一個死胡同……就像亞歷山大說的,一切都做對了,但結果卻是白費力氣。
“你確定嗎?”秦川不甘心的問。
“確定什么?”
“確定這個塞寧諾維奇不知道進攻計劃?”
“是的,我們確定!”亞歷山大回答:“因為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你知道的……227號文件,他只需要招供一點有用的信息,甚至只需要成為俘虜,那么他就是‘祖國的叛徒’。他沒有必要對我們隱瞞什么!”
亞歷山大說得對,這也是被俘的蘇軍軍官乃至蘇軍士兵通常會有兩種極端表現的原因:要么自殺要么全力配合德軍。
原因很簡單,在他們成為俘虜的那一刻,他們就知道自己已經回不去了。這也是德軍能策反其中一部份人并放心的把他們放回去收集情報的原因之一。
“看來我們得想想別的辦法了!”亞歷山大說。
秦川知道亞歷山大的意思,捕俘找證據這條路似乎走不通了,蘇軍在這次事件后必然會有更多的準備,而且突擊隊也沒有時間為另一次行動做準備。
因為此時已經進入十一月,河水已經開始封凍,蘇軍隨時都有可能發起反攻。
想了想,秦川就對亞歷山大說道:“不,他知道計劃!”
“什么?”亞歷山大疑惑的望著秦川。
秦川沒有說什么,而是將亞歷山大帶入另一房間,然后取出一份地圖攤在桌面上,觀察了一會兒,就指著地圖說道:“蘇聯人會從兩個方向同時進攻,也就是頓河和伏爾加河,突破點分別在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的防區……”
“你怎么知道這些的?”亞歷山大問。
“我不知道!”秦川回答:“是塞寧諾維奇招供的!”
亞歷山大聞言不由愣住了,接著就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看了看塞寧諾維奇的方向又回過頭來,然后微微點了點頭。
“說得沒錯!”亞歷山大說:“這家伙一開始還說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但在我們的逼問下,他終于供出了這個進攻計劃。”
“是的!”秦川指著地圖接著往下說:“負責進攻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防區的是蘇聯新組建的西南方面軍,負責進攻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防區的是蘇聯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投入進攻的總兵力約有100萬人,他們突破兩軍防線后就將沿著公路鐵路進攻,最終在卡拉奇會師將第6集團軍包圍!”
聽著這話亞歷山大不由目瞪口呆。
“你嚇到我了,少校!”亞歷山大壓低聲音說:“你說的就像是真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