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飛行日500噸物資。
如果以每架容克52運輸機勉強能達到5噸的載重量來計算,每天就要有100架容克運輸機成功的滿截物資在斯大林格勒降落……是降落而不是空投,空投的話物資還會成級數減少,于是就需要更多的運輸機。這還沒算空投準確率不大所帶來的損失。
所以這在戰場上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蘇聯人會用高射炮、高射機槍等封鎖斯大林格勒空域……就像之前所說的,斯大林格勒是個長方形,縱深寬度只有五公里,其空域很容易被封鎖。
另外,周圍的榴彈炮還會使飛機根本無法在斯大林格勒降落。
只要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不可能做到。
但戈林還是硬撐著回答:“我能辦到!”
于是秦川就明白了,史上希特勒之所以死也不撤出在斯大林格勒的部隊,至少有一個原因是戈林說的大話。
保盧斯發火了:“這是撒謊,元首閣下!”
但希特勒顯然更愿意相信戈林的話,他回答道:“帝國元帥已經向我作了匯報,我只能相信他的報告,并堅持我的決定!”
原則上來說,希特勒制定的這個計劃還是有點道理的。
保盧斯認為在確定蘇軍要反格的情況下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增派軍隊補上缺口要么撤退。
但問題是希特勒兩個都不愿意。
增派軍隊……希特勒手里幾乎沒有軍隊可以派了。
撤退,這更不是希特勒希望的。
于是他就只能做出自己的選擇,不增派軍隊而守住防線。
因此,他一方面考慮從第6集團軍中抽調幾支部隊加入羅馬尼亞軍增強他們的實力及反坦克能力,或者也可以說用德**隊來調動他們的作戰決心。
另一方面,萬一真的防線被突破第6集團軍被包圍了,那么空軍也可以為第6集團軍運輸補給物資……希特勒以為天空是屬于德國的,所以他相信空軍能做到這一點。
當然,這顯然與戰場現實脫節,完全屬于希特勒和戈林這些坐在辦公室里的當權者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想像。
但希特勒就是相信戈林的話,或者也可以說戈林是看出希特勒不愿意放棄斯大林格勒而投其所好……無論如何,秦川試圖通過“證據”改變希特勒的想法已經可以說失敗了。
確切的說,是“證據”成功了,但希特勒依舊沒有改變想法。
“放心吧,將軍!”或許是為了安撫保盧斯,又或許是為了再次褒揚下秦川,希特勒笑著說道:“除了帝國元帥的空軍之外,我們還有‘傳奇上士’,我們還有直升機,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