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蘇聯人在返回斯大林格勒的時候,對著那里被徹底清空甚至連公路、鐵路都被破壞徹底的廢墟目瞪口呆。
蘇聯軍隊就別說是追擊了,僅僅是這些破壞就足夠蘇軍忙上幾個月了……滿地的地雷需要排除,田地里、公路中、甚至磚瓦廁所里都有地雷。
麻煩的是排這些地雷又不能像戰時一樣用炮彈把它們先炸上一遍,于是就要用人工排除,這不僅危險而且工作量相當大。
更為嚴重的是公路、鐵路。
公路方面還好,路基被炸壞了再修,公路橋被炸斷了再建一座,路面坑坑洼洼的就補上,這些難度都不大。
問題就是鐵路……枕木斷了、鐵軌被拆了、隧道、鐵路橋都被炸塌了,這讓蘇軍欲哭無淚。
要知道鐵路在戰時可是重要的后勤運輸工具,火車可以批量將裝備和補給運往前線。
可是現在……需要重建這些鐵路的話基本是要從零開始,甚至比從零開始還要麻煩,因為隧道必須重新選址,而且因為斯大林格勒的冶金廠等設備盡數被炸毀,蘇聯方面就連鐵軌都需要在別的地方生產好再運過來。
困難還不僅是這些。
寒冬很快就要來臨了,到時蘇聯軍民就必須得在零下幾十度的氣溫下恢復這些設施,如果做不到的話就別想把戰線往前推……因為即便把戰線往前推了但后勤運輸無法跟上,送上去的部隊差不多就是去送死的。
這其實就是在別人的土地上作戰的好處。
有句話叫“破壞容易建設難”,毀壞鐵軌也就是在火車頭后方掛一個倒勾而已,炸毀一個隧道也就是裝幾包炸藥而已。
而蘇聯人想要重建它們卻要付出幾十倍、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代價。
更糟糕的還是這是蘇聯的土地,蘇聯人不重建又不行。
從這方面來說,破壞其實才是最好的戰術……歷史上蒙古就是用這種戰術拖垮了經濟強盛的宋朝,打進來燒殺劫掠一番就跑,過段時間等宋人重建得差不多了,又打進來燒殺劫掠一番撤出,用不了多久就成為無人防守的地區任蒙古騎兵縱橫馳騁了。
只不過德國人卻不擅長有這種戰術。
這或許是因為德國人還帶有一點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又或者是因為希特勒總是盯著自己占領的土地……就像他所說的,需要為日耳曼民族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于是攻占的土地就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就不去刻意破壞,反而干的還常常是重建的工作。
這些都不需要秦川去關心,第21裝甲師作為一支精銳部隊當然不會被用于撤退工作,他們早早的就搭乘火車撤往外高加索地區構筑防線去了。
秦川的這個營比較特殊,他們擁有直升機,所以當然不需要乘火車。
所以,這可以算是最輕松的一次行軍了。
所有人往直升機上一鉆,然后直升機就“突突突”的朝高加索山脈方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