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中其實還發現其它的一些小問題,比如加厚手套使射擊很不方便……扳機護環的空間太窄,戴著手套的手指很難伸進護環。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將護環擠壓變形使扳機前的空間盡量多一些,然后再把手套食指處內部棉毛扯薄,直到自己感覺能輕松自如的射擊為止。
其實這些都不是很重要,因為找到問題后很快就能解決,比如機槍腳架的問題、冬季潤滑油的問題,一個電報發回去馬上就由直升機基地送來……這或許是萊克斯少將被撤職送上軍事的法庭后的余威,接任的副官對直升機基地那是有求必應而且馬上就送到。
第1山地師如愿得到一批冬季潤滑油,另外克里斯蒂安也收到了一雙雪山靴做為感謝。
當然,秦川也不會少了弗雷科以及指揮部里幾個主官的……畢意是要協調的友軍,搞好人際關系還是必要的。
最難的就是高原反應,這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一時半會是訓練不出來的。
但不久后秦川就發現這一點似乎不是很必要,原因是蘇軍將進攻主方向集中在高加索東段尤其是靠近巴庫一帶的位置,而東段高加索海拔較低,一般都在4000米以下,這個高度對于在3000米高度進行適應性訓練的士兵并沒有增加太多的難度,何況作戰也并非總是在最高峰。
讓秦川感到意外的是,兩周之后首批100臺小型步話機就跟著補給一起送到了山上,形狀和要求都能達到秦川的要求……沒裝電池時大慨有5斤重,裝上電池就有8斤了。
相比起現代使用的微型步話機是重了點,但這重量還可以接受,8斤重的東西背在身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秦川拿過一臺來看了看,頂端有一粗一細的兩根天線,一根是用來發送的另一根是用來接收的,旁邊還有一個調頻旋鈕。
“開關在哪?”面包師問。
“沒有開關!”通訊員看著說明書,回答道:“天線拉開時就自動打開,天線收起就關閉!”
這倒是個很有創意的設計,因為天線拉開肯定就是需要使用了,如果正常的操作是要用兩步:開開關,拉天線。
但戰場上能節省一秒就是一秒,所以將這兩步整合成一步……可以說是真正為戰場考慮的一種設計。
秦川把它分配到班一級,然后排部、連部等都配上,最后還剩下三十幾部就做為備用。
不用說,第1山地師的那些家伙自然又是看得兩眼發直,尤其是知道第一步兵團竟然能將這新玩意裝備到班一級,就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上帝!”克里斯蒂安對秦川說道:“我們連部都無法配上步話機,他們還在牽電話,可你們都把這東西用到班了……”
“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面包師反問。
“為什么?”克里斯蒂安攤了下手:“因為打勝仗嗎?我們也打了許多勝仗,雖然我承認沒你們多!”
“不!”維爾納說:“是因為這是少校發明的,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