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得對,元首閣下!”秦川說:“的確沒什么東西能抵擋住‘虎式’的腳步,但美國人和英國人會任由我們擊潰蘇聯嗎?”
曼施坦因聽著這話才反應過來,他點頭道:“中校說得對,美國人和英國人正在英國積極備戰,或許說他們現在可能還是處在觀望的態度,在考慮是否要介入這場戰爭。如果我們對庫爾斯克發起進攻并取得勝利,甚至再次對莫斯科發起進攻的話……就會逼美國人和英國發起進攻!”
希特勒聞言不由一愣,然后馬上就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地圖前。
“所以!”秦川說:“并不是有什么能阻擋‘虎式’的進攻,并不是‘虎式’無法戰勝蘇聯,而是我們在法國準備好了嗎?是否可以阻擋住美國人和英國人的飛機、軍艦以及一批批坦克的登陸?如果不能,我們將有可能因為庫爾斯克的反攻而損失法國而導致腹背受敵!”
“難道我們不反攻,美國人就不會進攻法國了嗎?”克魯格元帥當然不同意秦川的說法。
“您說得對,元帥閣下!”秦川回答:“即便我們不反攻,美國人還是會進攻法國的。但不是現在……”
“是的!”曼施坦因說:“我們都知道,美國人和英國人一直采取觀望的態度,他們希望我們與蘇聯兩敗俱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在戰場表現過于強勢,或者說取得更多的勝利,美、英就不得插手。反之,如果我們采取守勢,是蘇聯人在朝我們進攻,甚至表面上看蘇聯軍隊還占有優勢,那么美國人和英國人就會繼續保持觀望,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西線有更多的準備時間!”
這一下就切中了希特勒的要害,法國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
法國基本完整的工業,基本免費的人力……這些都為德國創造了無數的軍備及補給,更不用說德國還組建了法國部隊以及每天4億法郎的“保護費”了。
所以,法國方面的戰爭是能遲一天就是一天,從這個角度來說,德國完全沒理由在東線發起反攻。
“更何況……”秦川補充道:“我最不明白的是,我們明明可以這樣等著勝利的到來,為什么要急于一時給自己找麻煩?”
“等著勝利的到來?”希特勒不解的望向秦川。
“是的,元首閣下!”秦川說:“或許你忘了,德國之前一直無法提高產量是因為什么!”
“因為缺少石油!”希特勒回答:“但現在我們已經不缺了,我們在非洲找到了石油,巴庫油田也屬于我們了!”
“是的,元首閣下!”秦川說:“巴庫油田原本是屬于蘇聯的,現在它屬于我們了,而它曾占蘇聯能源的71.5%,這也就意味著……缺油的將會是蘇聯!”
“是的,中校說得對!”曼施坦因說:“元首閣下,蘇聯缺少石油,這必定會影響他們的產能,我們現在要做的只是等待這個時候的到來……”
“或許沒有這個時候,曼施坦因元帥!”克魯格反對道:“美國人已經加大了對蘇聯的援助,這其中也包括石油!”
“不,它一定會有的!”希特勒點頭說道:“因為美國人也在準備自己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