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們能生產出什么東西像ME63那樣呢?”康拉德說:“一個會飛的東西?然后由操控員操控?就算可以,我們也沒有這么多時間!”
“不,上校!”比德曼說:“說不定我們有這個時間!”
“什么?”康拉德不由疑惑的說道:“不,少尉,或許你不知道我們可能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事實上我們可能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做成類似的模擬器!”比德曼說:“控制器是真實的,但控制器控制的不是ME63,而是一個會因為控制器按鈕上的力度而發生適當偏移的亮點,就像ME63上曳光管的亮點,這雖然不是很準確,但卻可以讓每個操控員都熟悉控制器的力度及大慨的操作……”
“好主意,比德曼!”秦川幾乎是興奮得叫了起來:“ME63生產的困難主要是在火箭彈上,控制器卻十分簡單,讓控制器控制一個亮點同樣也很簡單,甚至我們都不需要制造多少這樣的模擬設備,因為它可以重復使用,出就是說我們可以將操控員們的時間錯過,讓他們輪番‘折磨’這些模擬控制器!”
“這就是我所想的,中校!”比德曼一個勁的點著頭:“您說這想法可行嗎?”
“當然可行,比德曼!”秦川回答:“當然可行,你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了!”
“我很榮幸,中校!”比德曼笑了笑,似乎是因為自己能幫得上忙而感到自豪。
比德曼的想法很快就變成了現實,就像秦川說的,ME63生產的難度在發射出去的火箭彈,其它部份比如操控部之類的就只是一些簡單的電路設備,它甚至可以使用制作好的操控器然后進行一些必要的改裝,比如將操控器連接在一個鐵制圓盤上,其上安裝一個由操控器控制的可移動的光源,于是一個簡單的模擬操控器就完成了。
訓練幾乎是在模擬操控器完成的那一刻就展開,全團共有600名操控員,分成三批輪番對200個模擬器進行操作。
當然,這訓練不分白天黑夜,因為很有可能會在夜里也需要使用ME63摧毀什么,比如坦克、裝甲車、汽車或是碉堡等等,所以當然也要考慮到夜間操作。
只不過夜間發射ME63會有一個問題……ME63可以用尾部的曳光管指示位置,敵人的坦克、碉堡等卻是在黑暗中,甚至曳光管發出的光還會讓操控手根本就無法看清目標,于是也就無法操控著ME命中目標。
確切的說,這里不應該是“無法”,而應該是“很難”。
原因是在夜里射擊可以用一種方法,也就是德軍士兵們自行摸索出來的叫“印象法”的射擊方式。
簡單的說,就是在黑暗中用望遠鏡觀察到敵方目標之后,估計目標與自己的距離,然后計算出ME63到達目標位置的時間……比如一千米就是15秒,近一點就視情況減去幾秒,反之就加上幾秒。
接著,就預估目標以當前速度前進在這時間內會到達哪個位置。
最后,就憑著印像操控著ME朝這個位置發射。
這也充分體現出德軍士兵的主觀積極性及想像力……事實上二戰時德國人的想像力的確值得稱道的,比如直升機、火箭筒、導彈等都是德國人首創,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原子彈也是。
美國、蘇聯不過是攻進了德國俘虜了大批科學家和設備接著仿制了這些武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