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攜帶著ME63索降之后,部隊就從五公里處直奔靶場進行實彈射擊。
原本秦川還以為這樣的實彈射擊成績會一塌糊涂……畢竟這是士兵們的第一次實彈射擊,而且這也是初代反坦克導彈,其本身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
但沒想到最終的結果卻讓秦川有些意外,首批100枚導彈有32枚命中,命中率超過了百分之三十。
之后士兵們一批批的上來進行實彈射擊,命中率有好有差,但基本都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干得好,中校!”斯萊因上校看到這情況后就點頭說道:“你做到了,這訓練方法是有效的!”
秦川沒有說話,如果按表面上來看這命中率的確很高,大慨有三分之一的命中率,如果這樣的話六千枚ME63就能摧毀兩千輛坦克了,那么蘇軍就算有再多坦克也不夠德軍打的。
戰場上的事有時并不是說簡單的數所對比或是加減運算那么簡單。
如果是做加減運算的話,蘇軍五千輛坦克,德軍三千輛坦克,即便是被ME63干掉了兩千輛坦克蘇軍還是有三千輛坦克。
另一方面,德軍這三千輛坦克有許多是仆從國手里性能落后的坦克,它們根本就不是蘇軍T34坦克的對手,所以即便是這樣蘇軍還是占上風。
但是……
如果ME63有這樣的命中率,對蘇軍坦克一打一個準,那么蘇軍在某個戰場上進行的坦克會戰就會完全被德軍坦克群壓制,德軍坦克群可以在ME63的掩護下輕松的將敵人包圍或是攻擊其側翼,再加上ME63對蘇軍心理上的震攝,這場仗基本上就贏定了。
“中校,電話!”這時通訊員把電話遞了上來:“曼施坦因元帥!”
曼施坦因做為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官有太多的事務纏身無法親自來觀看這次實彈射擊,但他還是抽空打電話來詢問情況。
“情況怎么樣,中校?”曼施坦因問:“希望不是壞消息!”
“我們的命中率超過了百分之三十,元帥閣下!”秦川回答。
“百分之三十?太棒了,中校!”曼施坦因回答:“這就是我想要的!”
“元帥!”秦川說:“但是我們沒有考慮到一點……我們的士兵是在沒有敵人威脅的情況下瞄準射擊的,而ME63必須對目標進行持續瞄準。所以,即便將戰場對士兵們的心理壓力忽略不計,這需要持續十幾秒的瞄準……本身就很容易被敵人打斷。所以,這個命中率在真實的戰場上會大打的折扣!”
“你說得對,中校!”曼施坦因點頭說道:“但這至少證明了我們有可能反制敵人在裝甲部隊上的數量優勢,而且是依靠步兵,更重要的……還是我們的ME63還可以繼續生產,而且比蘇聯人的T34便宜得多!”
秦川對此沒有意見。
因為曼施坦因說的是對的,戰爭打到一定程度其實就是國力的消耗,誰能挺到最后誰就能取得勝利。
而這其中除了國力的雄厚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誰能用更便宜的裝備壓制住敵人使敵人一直處于高消耗狀態。因為這樣長久持續下去,以蘇聯的國力和工業很快就無法支撐起這種消耗。
很明顯,ME63就是一種這樣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