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的分配是這樣的:
第48裝甲軍負責從布托沃至切爾卡斯科耶的公路進攻。
黨衛第2裝甲軍則從另一條公路,也就是托馬羅夫卡至貝科夫卡進攻。
進攻不是直接讓部隊沖上公路,這么做沒有任何意義。
真實的戰斗最重要的不是公路而是公路兩側的制高點,只要占領這些高地幾乎就可以說控制了公路。
當然,這些高地都在蘇軍手中,而且他們還構筑了相當堅固的野戰工事等待著德軍。
進攻是從第二天凌晨三點開始的。
確切的說,這時只能算是前期進攻……先派出去的是偵察部隊、工兵部隊和突擊隊。
偵察部隊在黑暗中前出探明情況并設計幾條可行的進攻路線,接著工兵部隊就會按照偵察兵設計的進攻路線開始排雷,突擊隊攜帶著雙倍的手榴彈及突擊步槍、沖鋒槍和手槍沿著工兵開辟的道路前進。
所有的這些都是在黑暗中甚至是在敵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完成的,也就是說在戰斗正式開打前,突擊隊已經在敵人陣地前潛伏好并等待開打的那一刻。
凌晨五點十五分,幾發紅色的信號彈剛剛升上空中,德軍方向馬上就響起了炮彈的呼嘯聲,接著一發發炮彈就在蘇軍駐守的223.6高地上炸開。
這很容易讓人誤會一場大規模炮擊行動就要展開了。
但其實這是個騙局,在蘇軍躲進工事避炮的同時,潛伏在陣地前的德軍突擊隊就乘著這個時間沖了上去。
然后炮聲突然就停了,除了蘇聯方向針對德軍炮兵的炮火壓制……這些炮火其實根本就起不了多少作用,他們尤其無法解救前線戰壕里的蘇軍。
隨著一聲令下,德軍突擊隊就對戰壕發起進攻。
他們將一排排的手榴彈拋進蘇軍戰壕,在手榴彈爆炸后就端著突擊步槍和沖鋒槍沖進戰壕與蘇軍展開近距離爭奪。
如果蘇聯士兵抵抗比較頑強,就會突然從戰壕里冒出一名背著燃料瓶的德戰斗工兵,他舉起噴射槍一扣扳機,然后就會有一團火焰噴射而出將所有的蘇軍都燒成一團火焰。
這是德軍常用的進攻方式,第48裝甲軍就是用這種方法拿下了第223.6高地,其重點就是偵察兵、工兵、突擊隊和炮兵之間的緊密配合,再加上所有突擊隊攜帶的都是適合近戰的武器裝備,于是第一時間就將蘇軍打得狼狽逃竄。
黨衛軍第2裝甲軍卻不是用這種方法。
他們是推遲了一些時間才展開進攻……事實上,他們一直等到6點也就是天色大亮時才進攻,在一輪猛烈炮火轟炸后,掃雷坦克在公路上開路,其后跟著五輛“虎式”坦克,“斯圖卡”轟炸機呼嘯著從空中俯沖下來炸毀空中偵察兵報告的每一個危險點,然后步兵在“虎式”坦克和轟炸機的掩護下展開進攻。
黨衛軍的進攻簡單、粗暴,依靠了大量的現代化裝備,尤其是“虎式”坦克,蘇軍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款坦克,各種反坦克炮炮彈打在它身上不過就是個凹痕,而反坦克炮卻因為開炮暴露了目標,“虎式”調整下角度,然后轟的一炮就將他們炸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