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瓦圖京派往布托沃方向的部隊是蘇近衛坦克第5軍。
近衛坦克第5軍其實是德軍的老對手了,它原來的番號是坦克第4軍,曾以參加過基輔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由于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表現優異,于是被批準加入“近衛軍”行列。
加入后的番號就是“紅軍近衛坦克第5軍”,下轄的幾支部隊被分別改為第20、第21、第22近衛坦克旅,及第6近衛摩步化旅。
它被蘇軍稱為最精銳的三支坦克軍之一,擁有坦克四百余輛,而且大多數都是T34坦克,只有偵察部隊及第6近衛摩步化旅才裝備輕型坦克。
在瓦圖京的想法里,用這支精銳的坦克第5軍去阻擋德軍位于布托沃方向的裝甲軍應該不是問題。
理論上來說這的確不是問題。
因為蘇近衛坦克第5軍也是久經戰場的精銳部隊,T34坦克的防御和火力與德軍的三號、四號坦克不相上下甚至更優秀。
(注:此時三號、四號坦克已換上75MM口徑的反坦克炮,與蘇軍T34坦克的76MM口徑火炮不相上下)
同時德第48裝甲軍已經在戰場打了兩天戰斗力有所下降,而蘇近衛坦克第5軍則完全是生力軍。
更重要的還是……蘇近衛坦克第5軍擁有四百余輛坦克,這數量幾乎是德第48裝甲軍的兩倍。
瓦圖京腦海里甚至都勾畫起了一個藍圖,如果蘇近衛坦在第5軍能擋住右翼的德第48裝甲軍,甚至還能將其擊潰,那么擁有“大象”的那支德裝甲軍(黨衛第2裝甲軍)就成為一支孤軍,到時沃羅涅日方面軍就可以像原本計劃的那樣將黨衛第2裝甲軍放進來并圍殲。
但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蘇軍的反應很快就傳到了德軍指揮部。
就像瓦圖京沒想到德軍會兩路進攻一樣,蘇軍的這些動作同樣也出乎霍特將軍的意料之外。
想了想,霍特就說道:“蘇聯人以為他們能擋住我們的進攻!”
“是的!”基希納中將說道:“我們發現敵人大量坦克在前方集結!”
“我們沒有發現任何敵人集結的跡像!”瓦爾特中將說:“他們只是將坦克埋在土里,另外再用反坦克炮構筑火力口袋陣。很明顯,蘇聯人是選擇戰斗力弱的一面發起反攻!”
瓦爾特中將的確是個令人討厭的“同事”,這些話他根本沒必要說出來。雖然從某方面來說它的確是事實,但這并不是因為素質而僅僅只是因為它們是黨衛軍,這并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換句話說,秦川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第48裝甲軍能擁有黨衛第2裝甲軍這樣的裝備和配置的話,其戰斗力會比黨衛第2裝甲軍強得多。
基希納中將咬了咬牙沒說話,他已經學會忍受這個混蛋了。
但秦川卻并非如此。
“太好了!”秦川說:“蘇聯人上當了!”
“什么?”瓦爾特不由疑惑的望向秦川:“中校,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我的話很難理解嗎?”秦川回答:“蘇聯人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