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康拉德搖了搖頭。
雖然一直以來,秦川提的建議都很有建設性,比如火箭筒、ME163等等,但這一次……康拉德認為秦川對坦克根本就是外行。
因為德**工已經研究過各種炮彈,甚至可以說把炮彈翻來覆去的玩,但最終都沒能玩出什么花樣。
“是的,炮彈!”秦川一邊在紙上畫著一邊解釋道:“這種炮彈是用滑膛炮發射的,它的彈體是細長的桿狀,我們知道……炮彈在空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細長的桿狀可以盡量減少它的阻力,用滑膛炮發射又可以增加它的初速使它盡可能大的獲得動能。同時,因為彈頭尖銳受力力面積小,所以它在命中坦克裝甲時能有很大的穿透力!”
聞言康拉德臉上馬上就露出慎重的神色,因為秦川簡單說的這幾句已經證明了他對坦克至少對炮彈不是一無所知。
康拉德意外的看了秦川一眼,然后就對圖紙說道:“可是這樣一枚細長的桿狀炮彈……我們怎么才能用火炮來發射它?”
“我們可以為它做一個彈托!”秦川回答:“這彈托是分為兩半,大小與火炮口徑一致,將長桿彈體夾在中間,發射后由于空氣阻力的原因,彈托會自動與長桿彈體分離!”
聽到康拉德已經兩眼放光了:“中校,但像這樣的長桿彈體,它在飛行過程中無法保持自身的穩定……”
還沒等康拉德說完,秦川又在長桿彈體后添了幾筆,說道:“這個簡單,我們可以為它加上四片十字尾翼!”
這種穿甲彈會脫殼,帶著尾翼能在空中穩定飛行,所以被稱作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康拉德看著紙上的圖不由目瞪口呆,他時而抬頭看看秦川時而又看看圖紙,有些不敢相信的說道:“中校,你確定這樣的炮彈能行嗎?”
“你們為什么不試試?”秦川說。
“從原理上說……它似乎的確可行!”康拉德一邊看一邊點頭說道:“我們怎么就沒想到用這種方法,它就像一支箭,中校……你把炮彈做成了一支箭,只不過這支箭是鐵箭,而且是用炮發射的,它會射向敵人的坦克,然后在坦克裝甲上穿一個孔……”
接著康拉德又將目光轉向尖銳的箭頭,接著說道:“可想而知,滑膛炮將它發射出去后,所有的動能都會被施加在箭頭上,它對敵人坦克穿甲的能力將無以倫比!”
康拉德說的是對的,現代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隨便都能穿幾百毫米,現代德國120MM坦克炮在2公里的距離上還能擊穿600MM的均質裝甲。
而此時的“虎式”前裝甲只有102MM,即便是最笨重的“鼠式”其裝甲也只有240MM,這些裝甲厚度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下都是渣滓。
“這種炮彈需要很硬的材質,是嗎?”康拉德問。
“是的!”秦川回答:“當然,而且因為它以極高的速度穿透目標裝甲,所以還要能耐高溫!”
“鎢芯穿甲彈!”康拉德回答。
這對德國來說在技術上完全沒有難度,因為德軍坦克已普遍裝備鎢芯穿甲彈,甚至就像之前所說的,專門針對敵人坦克而研制的HS129戰機……為了要提高其反坦克炮的穿透力,裝備的也是鎢芯穿甲彈。
問題就在于鎢是德國緊缺的礦物資,再加上盟軍的封鎖,德國能得到鎢并不多,主要是從西班牙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