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萊因上校告訴秦川一個決竅:“如果你表現得很忙很累的樣子,把他們當作空氣……那么他們感覺就會好多了!”
秦川這么試了下,發現果然如此。
所以秦川在之后的幾天里,住進民居后往往放肆的與斯萊因上校討論著什么,偶爾還會發出一些笑聲,就當在旁邊忙里忙外的法國人不存在的樣子。
不過這種假裝出來的東西還是讓秦川感到厭煩,幾天后他們終于到達了巴黎。
與一路上秦川看到的緊張氣氛不同的是,巴黎完全沒有戰前緊張的氣氛,依舊是燈紅酒綠街上人來車往……秦川與斯萊因上校到達巴黎時是凌晨三點,這時其它地方都是漆黑一片,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要睡覺,另一方面是有人擔心開著燈會被轟炸機當作目標。
雖然這種擔心是多余的,但百姓總是會做到最周全。
而巴黎,在這時候卻是燈火通明,吉普車在穿過街道時,時不時的就會聽到音樂聲和笑聲,偶爾還能透過窗戶看到里頭的舞者成雙成對的翩翩起舞,或者是看到幾個喝醉的軍官在與法國女人調笑。
汽車在一幢大樓前停了下來,那是德軍駐巴黎的指揮部,門口站著幾名衛兵正一邊抽煙一邊交談著什么,看到斯萊因上校和秦川走下車趕忙將煙丟掉挺身敬禮。
“抱歉,長官!”一名少尉從崗亭里迎了出來,朝兩人敬了個禮后就說道:“我需要你們的證件!”
斯萊因上校和秦川將證件遞了上去。
少尉接過證件后熟練的翻了開來并分別與兩人對照,然后眼里就透出了些異樣。
“抱歉,上校、中校!”少尉說:“我不知道是你們,很榮幸見到你們……”
“我們可以進去了嗎?”斯萊因上校有些不耐煩的問。
“當然!”少尉回答:“不過隆美爾將軍交待過我,他讓你們到拉羅什吉榮找他!”
“隆美爾將軍不在這?”秦川問。
“是的!”少尉回答:“他幾天前從這搬出去了!”
幾天前,那就是秦川等人還在趕往這的路上……雖然斯萊上校帶著電臺,但并沒有收到隆美爾的電報。
“拉羅什吉榮?”斯萊因上校問。
“是的!”少尉回答:“沿著塞納河向下游走37公里,有個村莊,那就是拉羅什吉榮!”
秦川與斯萊因上校對視了一眼,兩人都知道這正隆美爾的風格,他不喜歡城市的繁華,他更喜歡寧靜的鄉村。
不過后來秦川和斯萊因上校才知道,隆美爾之所以會把指揮部從巴黎搬出去,并不是因為他喜歡寧靜的鄉村,而是在這里他無法找到認同。
事實上不只是“無法找到認同”,用“被孤立”或是“邊緣化”來形容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