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秦川已經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沒想到會有這么大的差距。
“這還是我們千方百計從各地調集的!”隆美爾無奈的回答:“東線需要飛機,德國本土也需要飛機,而那個所謂帝國元帥……居然在這時候還在組織空軍對英國本土的轟炸!”
“對英國本土的轟炸?”秦川和斯萊因上校不約而同的望向隆美爾。
“是的!”隆美爾回答:“我們原本還有一千架轟炸機,但是……戈林元帥認為我們應該恢復對英國的轟炸以將盟軍的飛機炸毀在機場里,甚至是將戰線反推至英國或是限制在海上。于是,他就分幾批將這些轟炸機在戰斗機的掩護下派往英國,前后一共進行了29次空襲,單是對倫敦的空襲就展開了14次,平均每次出動200架。但結果不用想也知道……這一千多架轟炸機和戰斗機,最后只剩下181架,其中只有107架還能參戰!”
秦川和斯萊因上校聽著不由目瞪口呆,他們沒想到戈林這個空軍元帥居然會愚蠢到這個地步,更沒想到希特勒居然允許戈林這么做。
“他們稱這為‘空中閃擊戰’。”隆美爾說:“但我們都稱它為‘嬰兒閃擊戰’!”
聽到“閃擊戰”這個名詞秦川就有些明白了,希特勒和戈林一樣,他們其實是不敢面對現實,或者也可以說是活在幾年前德軍以“閃擊戰”打遍歐洲甚至打得蘇聯都措手不及連番大敗的夢想里,于是一廂情愿的幻想著只要“出奇”就必定能“制勝”。
“不過這似乎沒多大區別!”秦川說:“一千五百架還是四百架……其實都是一個結果,交出制空權!”
隆美爾沒有說話,默認了秦川這個說法。
畢竟敵人是一萬架,而且還是各式高性能飛機,而德國這些飛機是連老式戰機都調來湊數了。
然后秦川又把目光投往文件的海軍。
海軍其實更不用比了,德國海軍只注重發展潛艇,忽視大型水面艦艇,再經過幾年戰爭的消耗,到這時除了位于地中海的土倫艦隊外,大型水面艦艇所剩無幾,只能以潛艇和小型艦艇進行抗登陸。
“我們準備了41艘潛艇!”隆美爾說:“另外還有50艘各型魚雷艇,三艘偽巡洋艦準備配合我們阻擊盟軍的登陸行動!”
所謂的偽巡洋艦,就是用商船改裝的軍艦,它可以偽裝成中立國商船的樣子……外形與商船無異,但船上裝有大口徑艦炮,靠近目標后突然發起攻擊。
“但我們顯然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隆美爾說:“因為英國人組織了強大的攔截艦隊和反潛艦隊,它們甚至很可能無法進入英吉利海峽!”
“也就是說……”秦川合上了文件:“這場戰役,我們毫無疑問,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
“是的!”隆美爾點了點頭:“毫無疑問!”
“而且盟軍還儲存了大量的彈藥!”秦川說:“這些彈藥包括艦炮、航空炸彈!”
“當然!”隆美爾說:“美國人甚至都把工廠搬到了英國,從他們現在對我們實施的轟炸就可以看出來……他們不可能缺彈藥!”
“那么,元帥閣下!”秦川反問:“盟軍為什么不能用彈藥將我們某段沿岸工事和障礙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