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間諜的資料很快就被調到了西線指揮部隆美爾的面前。
這名間諜的代號分別是“布魯特斯”、“嘉寶”、“布朗克斯”。
他們的身份是法國逃亡份子、商人、學者。
其中“布魯特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這不僅是因為關于第1集團軍的情報主要來自他之手,更重要的還是他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
“‘布魯特斯’是個德裔法國人!”舒斯特介紹道:“純正的日耳曼人!”
說到這里秦川等人就大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希特勒的血統論,認為血統越純就越優秀、越高貴。
當然,這樣的人也更容易被相信、被升遷。
“因為他從小在法國長大!”舒斯特接著說道:“許多人都忘了他德裔的身份,我們幾年前與他取得了聯系,成為我們在法國的間諜。幾個月前,他法國逃亡者的身份進入英國,并成功的在‘戰斗法國’中獲得了一席之地。”
舒斯特翻了下文件,說:“他但任‘戰斗法國’的聯絡官,負責‘戰斗法國’與英國之間的聯絡工作,因為職務之便,每隔幾天就會向我們發送一份關于第一集團軍的動態報告。而這些動態報告與我們監聽到的第一集團軍的情報十分吻合!”
在秦川看來,這個“布魯特斯”無疑已經被策反了。
但從隆美爾、舒斯特的角度來看,卻依舊保持懷疑……畢竟不能確定間諜已經被策反,所以必須小心行事,否則就意味著損失一名十分優秀的間諜同時也會斷掉一個很好的情報來源。
“他消失的一段時間是什么時候?”隆美爾問。
“在他到達英國兩周之后!”舒斯特回答:“整整一星期的時間,‘布魯特斯’沒有與我們有任何的聯系。在此之前他每三天會與我們聯系一次,他的解釋是電臺受潮發生故障,他用了幾天的時間才把它修好!”
“之后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隆美爾又問。
“是的!”舒斯特回答:“他成功的進入了‘戰斗法國’,并因為在通訊和英語上的優勢獲得了聯絡官的職位!”
頓了下,舒斯特又補充了一句:“這個職位雖然微不足道,但卻可以接觸到大量的重要情報,我們當初都為這個成功感到振奮。但是現在看來,這極有可能是英國人有意安排的:一個無足輕重的職位使我們不會懷疑他,聯絡官能獲得重要情報又理所當然,而這些重要情報又與我們監聽到的情報構成完整的情報鏈。再加上那個軍事基地……于是,我們所有人都掉進了這個陷阱!”
此時舒斯特上校說的話,已經完全是站在隆美爾這一邊也就是認為這個“第一集團軍”有問題了。
“現在……”秦川在紙上一邊畫一邊說道:“假設他就是消失的那一周被英國人逮捕的,我們有一個‘超級間諜’恰好看到了這一幕,那這個‘超級間諜’必須要與‘布魯特斯’在同一個地方,也就是多佛爾。”
“是的,多佛爾!”舒斯特上校翻了下文件,說:“去年12月3日至10日!”
“我們不知道他具體在哪一天被捕!”隆美爾說:“也許他躲了幾天,所以任何一天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