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的B26“掠奪者”式中型轟炸機,它們在戰斗機和攻擊機的掩護下對德陣地實施低空精確轟炸。
接著又是B17“空中堡壘”式重型轟炸機和B24“解放者”式重型轟炸機。
炮彈和炸彈一輪接著一輪的落在“大西洋壁壘”上,一串串爆炸引起的沖擊波讓秦川感覺自己像遭到了錘擊,連巨大的“虎”式坦克都在震顫。
而且這轟炸還一陣緊過一陣,在你以為它要停下來的時候,射孔外又一片黑壓壓的轟炸機,發動機的“隆隆”聲過后又是一陣震耳欲聾的轟炸。
兩小時后,轟炸終于結束了,周圍一片詭異的寂靜。
秦川所在的碉堡工事很幸運的沒有被炸毀,但角落還是有一塊水泥板被震塌。從射孔往外看,原本停在前頭的“謝爾曼”坦克殘骸全都不見了蹤影,滿眼竟是一層層重疊在一起的彈坑。
休息了一會兒,等聽力稍稍恢復正常后,秦川就通過閃步話機下令道:“報告傷亡情況!”
“一連陣亡15人,2人自殺!”
“二連陣亡17人,1人自殺!”
“三連陣亡5人,3人失蹤!”
……
所謂的失蹤,就是受不了轟炸而跑出工事的……這樣往往連尸身都找不著,所以只能報失蹤。
聽到報告秦川有些愣了,要知道第1步兵團是支身經百戰的部隊,心理素質已經可以說是很好了,可還是會出現失蹤、自殺這樣的案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在轟炸后的幾小時里都不由自主的發抖或是胡言亂語,轟炸的猛烈由此也可見一斑。
從這方面來說,海防師承受不了盟軍的這種轟炸似乎也是正常的。
接著,秦川就從斯特萊克將軍那得到坦克的損失情況……“虎式”坦克有5輛被徹底炸毀,3輛“虎式”嚴重受損失去戰斗力,還有5輛因為故障或是輕傷暫時無法戰斗,能參戰的只有2輛。
豹式損失了11輛,其它坦克也在盟軍這種轟炸中損失慘重,另外還有炮兵部隊,粗略估計至少損失了三分之一。
幸運的是,在轟炸開始時斯特萊克將軍就命令坦克乘員進入工事躲避。
用斯特萊克將軍的話說:“在這種情況下坦克乘員無法起到任何作用,他們無法左右坦克是否會被敵人炸毀,繼續呆在坦克里毫無意義!”
所以,雖然坦克損失慘重,但坦克乘員的傷亡卻并不大。
“他們來了!”不知是誰喊了聲。
秦川探出頭從射孔往外望,果然就見到海上又駛來了一批登陸艇。
不過這次的陣仗與之前有很大的差別……只有稀稀啦啦的十幾艘登陸艇,而且每艘登陸艇上下來的美軍士兵都很少,只有七、八個。
也就是說全部上來的美軍士兵還不到一百人。
他們上岸后一邊在沙灘上構筑單兵工事把自己隱藏起來一邊到處搜羅傷兵和散兵然后將他們用運輸艇運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