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河道實施轟炸!”托雷斯上校回答:“用火炮、炸藥包,甚至是飛機的航空炸彈,如果河道里有德國人的炮彈的話,那么它們就會被引爆或是別的什么。我想這會給他們布在水里‘水雷’造成某種破壞減少我們損失!”
“好辦法!”內森上校點了點頭。
接著,內森上校馬上聯系了指揮部,讓他們派轟炸機對河道實施轟炸。
“它們必須把炸彈投到水里!”內森說:“越多越好,然后我們就可以進攻了!”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因為德軍在香比爾島的這些“水雷”都是用繩索固定而且用電導線連接的,他們會在猛烈的轟炸中被拋往空中扯斷繩索甚至殉爆。
就像現在這樣,十幾架轟炸機排著長隊帶著嘯聲從空中俯沖下來,然后一架接著一架朝河道俯沖并拋下炸彈……在一道道沖天水柱中,德軍設在水里簡易“水雷”就被清除了。
這一點德軍士兵可以從連接簡易“水雷”的電導線可以察覺到。
“他們要過來了!”面包師對身后的德軍士兵們大喊:“反坦克小組,注意坦克的死角!我們能打退他們一次,同樣也可以打退他們第二次!”
頓了下,面包師又補了句:“美國人是強弩之末,他們的運輸通道被我們封鎖,勝利是屬于我們的!”
“勝利是屬于我們的!”德軍士兵們異口同聲回應著,然后就準備好了火箭筒、反坦克手榴彈等。
戰斗在兩棲登陸船沖上來的那一刻就打響了。
對德軍來說兩棲登陸船也是個很大的麻煩,原因是其正面有加厚的鋼板,德軍大部份裝備甚至是機槍都無法穿透其正面裝甲。
(注:德軍由于戰前受到《凡爾賽條約》限制,機槍口徑只有7.92MM,射速雖高但穿透力無法與美、蘇12.7MM口徑重機槍相提并論)
幸運的是兩棲登陸船還有一個關鍵問題也是它的弱點沒有解決……輪胎被打爆了就無法機動,接著德軍火力就會從側面將其擊毀。
不一會兒,德軍防線前就橫七豎八的停著美軍被擊毀的兩棲登陸船,美軍步兵一個個以兩棲登陸船殘骸為掩護在后頭大喊著一邊構筑工事一邊還擊。
在他們的掩護下,一輛輛帶著圍帳的美軍坦克就緩緩登陸,然后在步兵的幫助下為圍帳放氣露出躲在里頭的“謝爾曼”坦克真身。
秦川和斯萊因上校等人在小索爾西島舉著望遠鏡看著香比爾島的戰況。
香比爾島距離小索爾西島超過三公里,他們無法為它提供什么增援。
能不能擋住美軍裝甲部隊的攻勢,就只有看他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