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郡一到,當地收到了消息的官員還有本地的貴族們都在城門口迎接鄭殊的車駕,三十名看著孔武有力的侍衛開道,一出現氣場就給當地貴族不一樣的感受。
這就是生活在王城的貴族,而且還是當今最有權勢海源趙氏一脈的人。
他們哪個從家族中出來任官的人能有這個待遇,當年不都是三五仆役,外加兩名貼身保護的侍衛,一路走的小道繞路,而官道早就被一些匪徒給占領了。
而現在他們最經常跟附近州郡互通有無,靠的是水上的船只。
鄭殊就是一路從官道過來的,路上他是有察覺到一些宵小,只不過在看到他們這伙人之后主動退避三舍,那一車又一車的輜重看得他們眼饞,可相比于性命而言,這些東西也得有命來拿。
當鄭殊從馬車上走下來,與這幫貴族們進行友好交流,他身上自帶的那種與人為善的做法令他們如沐春風,“威嚴”已經在入城時給足了,再加上鄭殊與他們友善的往來,很快變得到當地貴族和官員們的好感。
他們是見過太多從王城到此任職的一些貴族子弟,一個個的盛氣凌人,恨不得用鼻孔代替自己的眼睛來看遍周圍事物。
這種家伙即便惹不起,但對于當地的人而言,不支持也不反對就是他們的態度。
別看他們不支持好像沒什么,有句俗話叫:強龍不壓地頭蛇。
他們才是最熟悉東萊的人,如果你想要在自己的任上干出一番業績,少了這些人支持,你能做的極其有限,而且即便你在此發號施令,也難免底下的人陽奉陰違。
貴族中的人提供了當地歷任鎮守居住的地方,除了辦公的府衙之外,還有一間宅邸,有貴族自發的派出自己家的仆役到府中打掃一番,鄭殊也投桃報李的拿出自己沿途過來別人送的一些酒和一些珍寶奇物贈予當地的貴族還有官員們。
找官員們喝酒,鄭殊也假意趁醉說出自己的來意,他表明絕不隨意插手原本就定好的政務,這東萊的每日政務都是官員與當地貴族紛紛默許的,稍有改動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所以鄭殊干脆就不插手就是了,除了日常處理一點事情,其他的他就不多做。
原因是他自己不懂做官,既然不懂就不裝懂,順其自然好了。
同時鄭殊也沒有忘了自己要替中殿娘娘搜集一種藥物,假意告訴他們是王宮中有貴人需要,說到這點到為止,相信以他們活了那么多年,也應該知道該怎么辦。
區區一種藥可以討來宮廷中人的歡心,何樂而不為?
也在這次酒宴過后,鄭殊徹底的在東萊立穩了腳跟。
他即使不插手政務,但這幫人看在鄭殊的身份上,也不敢將其架空,更別說他作為鎮守是有調度當地人員的權力,府衙里的府兵都聽命于他,再加上趙學洲送來的三十位善戰的侍衛。
刀把子在手中握著,諒他們也不敢做得太過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