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有點本末倒置的意思了!
這也是大多數人會犯的錯誤,就好比一些信眾他們到了廟宇中祈求神明的幫助,以前的人或許求神拜佛是換來心神安寧,那么現在的信眾更希望的是讓他們求拜的神明成為他們的“工具”。
何為有求必應,那不就是當工具人嗎?
在神明無法達成自己所期愿的事時,他們就會開始責怪,或者否決信仰。
所以正神的廟宇里,大部分是勸告信徒從善事做起,理念就是自己多做善事日后必有福報,而偏門的一些陰神就不是如此,祂們有求必應,但條件是信徒拿出對等的東西來交換,好一點的就是一些供品,而邪門一些的要的可就不止這些。
現在的老張把擔任顧問的鄭殊,不就是做工具人來看待。
在老張要和小雪帶鄭殊回臺北時,鄭殊并沒有動身的意思,他回頭看到鄭殊一步也沒有走,他奇怪的問:“你不走嗎?”
“張先生……我只是同意當顧問,而并不是同意進駐第九分局,些許小事不需要我出馬,而大事往往也不是在局里坐著就行,你們負責提供情報給我,而我平息禍亂。”
老張聞言氣得不輕,旁邊的小雪忙出馬攔住他,“張局,你別激動,高人有高人的做法,再說了是咱們請人家來當顧問的。”
“不是……顧問有這么當的?我不承認他是我第九分局的顧問。”
老張甩手就離開了,小雪微笑著跟鄭殊道別時,做了打電話的手勢,這是有事就聯系的意思。
反正兩個人也互加了電子郵箱,真有事情發郵箱來也行。
原本以為這之后可能需要很久才聯系,未曾想在這次招攬顧問的三天后,第九分局這邊,老張的辦公桌上忽然放著一封信。
剛處理完事情回來的老張坐在辦公室里喝口水的工夫,就看到桌上的信箋。
他走出門外看向前臺的干員問到:“剛才誰進我辦公室,放了一封信?”
“哦,今天早上送來的信,我看了這上邊是寄給張局您的,我就放您辦公室了。”一旁吃著冰棍的女干員回答說。
老張沒有直接出手碰這信箋,走到旁邊的柜臺上邊拿下來幾顆看著像是水珠,這在第九分局里是作為“法器”存在的,叫做圣水珠。
捏破了圣水珠便往信箋的封口位置擠放進去,剎那間信箋里邊冒出一陣黑色的濃煙。
“好大的膽子,是在挑釁我嗎?”
要是換個年輕的,一不小心就著了道,確認安全之后打開了信箋,用一把小刀將里邊的信挑出來,上邊的內容居然是金龍師寫給他的。
他自然不信是金龍師在害他,這封信箋從送出再到他手里,中間經過誰觸碰都不知道。
而且這信的內容讓老張第一時間就叫來了小雪,讓她趕緊扶乩求問濟公,看看這一次到底發生了什么大事。
先說說信的內容,里邊講了關于金龍師感覺自己可能今年會有一劫難逃此關,這一回他的弟子阿西師接手了一樁十分棘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