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闔靈山脈,是一條由北向南的山脈,綿延萬里,發源于青龍水岸,是洛水、巨靈和東部火靈伯部的天然分界線。
闔靈山西側不過十里地,一座低矮的丘陵起伏占地不過數里之遙,夏拓選定了位置,將百丈高的神金碑放了下來,落在了丘陵中間的小山上。
轟!
百丈大碑落下,讓四周天地轟鳴,小山崩裂,巨碑邁入地下十丈。
神金碑四面成長方立柱,夏拓遠遠的打量了一眼,看到放正了,方才再次靠近,揮劍刻字。
上書闔靈山南北以西,皆為夏土。
大夏伯部立。
金碑四面鐵畫銀鉤,皆是刻著同樣的字,末了他拿出自己的受命于天印,戰氣充盈間,紫氣舞動有龍吟飛揚,朝著金碑上印去,足以開山裂石的堅硬神金,在印璽面前如軟踏踏的豆腐,印上了一團紫氣繚繞的印記。
印上彌漫著紫氣,字體模糊不清,紫光中有圖騰顯化而出。
做好了這個,他朝著南方而去,來到了潸鴻江畔,同樣立下了神金碑。
上書潸鴻江北,皆為夏土。
署名蓋章,依葫蘆畫瓢,在潸鴻江畔不少武者驚駭的眼中,凌空而去。
族碑就立了兩塊,至于西邊沒立,原來凌河族地往西就是蠻荒古地了,對于眾人不愿意開拓的古地,夏拓心中早就看成了自己的了,所以西邊不立,西部疆土無限大。
連立兩塊界碑后,他返回了部落,剛好暗影鎮魔兩殿呈上來了詳細的勘探資料。
大夏新的族域,包括了原來的萬古地域、洛水全域、凌河全域、還有三部之間的緩沖地帶和大片的人跡罕至的荒土。
原先說十多萬里方圓,實際上是統計的三座伯部實際所掌控的地方,并沒有將族地外的荒蕪區域算進去,但夏拓立下界碑后,也將大片的荒蕪地帶也算了進去。
看著兩部呈上來的詳細資料,他發現這片廣袤大地上,荒蕪地帶竟然比洛水、凌河族地加起來都大。
還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西北大地的部落聚集是扎堆的。
如果將西北百萬里荒野看成一片汪洋的話,伯部就是大島,其他部落就是小島。
大島的周圍是一個個小島,組成一片群島,而群島之外大片的地域都是汪洋,人跡稀少,距離另外一片群島很遠。
單單是每一座伯部族域之間的緩沖地帶都能夠建立起一座伯部來了,更不要提大片的荒蕪地域。
顯然廣袤兇險的荒原,限制了人族部落的棲息和交流。
ps晚一會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