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殷虎賁傳承了數萬年了,雖然是從正規野戰戰兵中逐漸衍變過來的,但大夏才百來年的族史,這方面大夏來說還真是個弟弟。
這件事直接交給了鹿長老和旸長老兩人去做,也算是蜈天靈這位虎賁萬夫長最后的價值體現了。
接著,夏拓將從祝融域帶回來的靈晶,先是撥給了巫院五十萬塊,剩下的都被儲存進了族庫中。
而他的眸光也落到了建城事宜上,他選定的城池的所在地,就在萬古道東南,闔靈山脈西側的四方荒原上。
四方荒原是他隨意起的一個名字,這片荒原地帶,方圓萬里沒有大部落,本來就很荒蕪,往西北靠著白鹿城域,西面還有九獸城域,南方便是魂山城域。
地域開闊,偶有山巒但起伏不大,都是一些小山小河。
……
這一天,大夏族殿中,各部長老都在。
夏拓正式向各位長老說了他要在四方荒原建立一座大城的事情,各殿長老先是眼中露出驚訝,然后過了一會后……
然后就沒然后了。
族長建城就建吧。
有什么問題嗎?
好像一點問題都沒有。
族長怎么說,咱就怎么做。
夏拓將殿中的場景盡收眼底,這副場景也在他預料之中,在大夏他的話本就是一言九鼎。
先前,他并沒有將建城的想法真正和族中各長老談過,至于建城之后立族庭自然更沒有多說,事情一步一步來,之所以不完全說出來,也是怕被人窺視。
當然他不是說族人靠不住,而是都說出來了,人多嘴雜,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外人給聽去,大夏疆土內如今可是有不少探子在。
建城本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土石、木材、神金礦石等,這些加起來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所以需要大夏各方都要行動起來。
接著,夏拓揮手間,大殿中的諸位長老,手中都多了一張獸皮卷,上面是有關城池的各項數據。
夏拓規劃中的大城,成四方形,東西南北各長兩百里,城高三百丈,每隔十里之地在城頭設立一座城樓箭塔,每一面城墻設立三座城門。
在城中央建立一座內城,亦是四四方方形狀,四方各長五十里,作為大夏族人的預留之地,外城為匯聚的四方武者的地方。
殿中長老看著手中的圖紙,一個個露出了沉吟之色。
這座城池確實不小,而且他們可不像是散修那樣建城,就用石頭砌起來就完事了,城中還有各種防御、各種預先布置好的陣法等等。
不僅如此,按照夏拓的規劃,城墻不僅僅是在荒地上砌出城墻來就好了,還要打地基,打入大地深處百丈,石頭之間用鐵水澆灌鑄實。
這樣上下算起來,城墻上下足有四百丈高,絕對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