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土存在了多少年,夏拓不清楚,但自有人族誕生,繁衍了這么多年以來,大荒之上,放眼望去還是大片的荒蕪之地,給人一種原始、荒涼、人煙稀少的感覺。
造成這種現象的雖說有武者相互廝殺、獸潮沖擊、各種天災**等因由,但真正的原因在他看來,還是在人族自己身上。
從女媧補天、燧人氏為人族點亮第一縷火種,代表著人族文明的誕生,但自此以后經歷三皇五帝,延康、龍漢時代,人族的文明火種,實際上并沒有怎么發展起來。
哪怕是時至而今,在荒土上最繁盛的大殷王域,依舊可以看到大片的荒涼之地,人族依舊還是以捕獵、開礦為生活來源。
農耕作業有,但放眼荒土并不多。
捕獵采集,有一個很大的限制,那就是捕獵到的獵物多少,影響部落人口數量的增減。
人口增加的原因有一個很硬性的指標,那就是得吃飽,吃都吃不飽,每天為口吃的費盡心思,哪有時間去思考造娃的事情。
從人族誕生文明開始,這么多年以來,農耕出現的時間并不短了,但并沒有流行起來,當然這也有荒土環境、部落制度自身的原因。
不提域外怎么樣,大夏族庭這些年來在邊荒北域推廣靈田,所得到的結果很讓人滿意,族民在略微安定的環境下,有口吃的,就有了生養下一代的想法。
時至而今天爐山氣運世界中的紫云已經有了五十九朵,和數百年前相比,人口翻了一番還要多。
當然若是說起來,這種人口繁衍的速度可一點不快,畢竟大夏立族幾百年了,但是凡事要契合實際,大夏接手的邊荒是一片荒涼、兇獸橫野的大地。
人口的翻翻增加,足以說明了他施行農耕制度的正確性。
當年燧人氏點燃人族的文明之火,讓人族狩獵采集繁衍生機,而今在大荒西南偏遠之地,他不經意間以農耕制度改變了大荒的部落采集制度,給文明的火種添了把柴。
當然,這樣說真的有些高大上,會將他夏某人的地位拔高了許多,但確確實實當年他推廣靈田,只是為了讓族民吃飽而已,沒想過什么成為三皇五帝一般的大賢。
不經意間,夏拓發現自己挑動了天地的變化,好在現在發現也不算晚,已上路只能往下走走看。
將手中的泥團碾碎,黑色的土壤從指縫間漏下,那種溫潤、渾厚的感覺清晰可見,和他自身感受沒什么隔閡。
他修行了氣運功德金身,也是因為推廣靈田養活了無數子民,才有氣運加身淬煉出了金身。
眼下又是因為推廣靈田,感受到了大地的氣息。
合這兩樣,都是人皇所擁有玄妙。
雖說這兩樣玄妙并不是人皇所獨有,但唯獨人皇將這兩種玄妙推演到了極致。
這兩種玄妙加身,代表著他有了資格去干一干人皇的位置,哪怕眼下他只是一個辟地境的侯部族主而已。
沉吟了半柱香時間,夏拓將心中的思緒壓下,這次外出感悟了大地的厚重,所謂一法通百法明,他自己晉升辟地第五步的路子也有了一絲明悟,接下來還是把實力搞一搞,甭管前路如何,保住小命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