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二世三年末,項羽在巨鹿大敗秦軍,全殲王離軍,章邯大軍退卻,大秦帝國日薄西山,彭越才從巨野澤中姍姍晚出。
至此,加入了群雄角逐的行列之中!
巨野澤中央,有一塊高于水面的孤島。這里便是彭越的根據地,也是數萬大軍賴以存在的根基。
此刻孤島上的一座石亭中,彭越眉頭緊鎖。天下大勢的發展,有些出乎了他的預料。大秦帝國敗而未亡,齊趙大地有一次生變。
這驟然之間的變化,讓彭越心生恍惚。他還記得第一次田榮找他,以重金請他出手攻擊濟北王田安。
趨利避害的本能驅使下,他答應了田榮,卻沒有親自前去,只是派兵兩萬以助陣。
三天前,田橫送來了一紙書信。這讓他心生恍惚,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彭越對于天下大勢,不太懂。但是他對于利害得失,有著非同常人的認知。正因為如此,大亂一起,他始終處于觀望。
六國復國反秦,他對既不愿意附楚,也不愿意助秦。魏國王政復興,彭越對復興后的氏族王權也持保留的態度。
彭越是一個下層社會出身的人,沒有任何家世憑借。他清楚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趨利避害,博得人生的富貴榮華。
正因為這一點,一直以來,彭越始終是一支獨立活動的武裝力量。不固定從屬于任何王國,只從屬于能夠給于自己最大利益的實力。
若是胡亥清楚這一點,一定會驚訝的發展,彭越的所作所為,像極了后世的雇傭軍。
雇傭軍指不顧國家民族利益和一切后果而受雇于任何國家或民族并為之作戰的職業士兵。
而彭越的所作所為,以及其麾下的士卒,符合所有雇傭軍的特征。
利益所在,就是行動所向,這是彭越的人生準則。而這句話,也是后世雇傭軍的至高信條。
“上將軍印信!”看著銅盒中四方四正的兵符印信,彭越冷冷一笑:“齊王,當真好盤算!”
“去告訴田橫,老子接下了,三日后之后,出兵濟陰!”
“唯!”手下親信點頭答應一聲,大步離開了。
想著想著,彭越緊緊握住了上將軍印信,雙手微微有些發抖。這上將軍印信在手,使他如醍醐灌頂般猛醒。
驟然之間,對于天下大勢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彭越清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拿齊國上將軍印,就必須出兵濟陰。
一直在觀望,以自身利益為立足點,經過一番剖析利害,彭越驟然之間便清楚,是時候出手了。
彭越已經想得清楚,中原各國都在厲兵秣馬,他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如今到了最后絕不能錯過。
他背負著兄弟們的野望,必須要放手一搏,唯有如此,才對得起數萬漁民兄弟的跟隨。
就在這個萬里晴空的下午,蟄伏起來猶如隱形人的彭越接受了齊王田榮的上將軍印,決定踏出巨野澤。
這一刻的田榮還在歡喜,自以為放出了一頭烈馬,卻不知放出得是一頭對天下大勢有著清晰認識的惡狼。
世事難料,更是無常。有時候就是如此,往往在大亂之世就會有驚天動地的鬼才橫空出世。
這位游擊戰的鼻祖,這個時代最強大的雇傭兵團,徹底登上了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