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請,典客大人請——”
.......
一行人寒暄幾句,就走進了早已經空出來的九江王宮之中。宮殿之中宮女侍衛逃亡的一干二凈,早已經是人去樓空。
趨利避害本就是人的本能,如今九江王英布的樓塌了,自然是沒有人愿意作為殉道者,為之赴死。
看著空蕩蕩的大殿,胡亥很是感嘆,轉頭望著蒯徹與頓弱等人,慷慨激昂:“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蓋高樓,眼見他樓塌了,勝負之數,功名之高低,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諸位可知為何大秦帝國能夠從弱小,從天下諸侯卑秦,天下士子不愿入秦,到后來能夠兼并六國,甚至于六國遺族復起,大秦帝國依舊能夠占據關中,隱隱有復興之象么?”
聽到秦帝胡亥的自吹自擂,頓弱大笑,道:“那是因為陛下幡然醒悟,殺趙高,力挽狂瀾!”
瞥了一眼頓弱,胡亥望著蒯徹,道:“先生以為老秦人為何會星火傳承不斷,大秦帝國猶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聞言,蒯徹沉吟了片刻,方才朝著胡亥,道:“關中天險,有函谷關以及武關在,大秦故土不受威脅,自然是死而不僵!”
深深看了一眼兩個人,胡亥一字一頓,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不僅僅是一道號子,一道老秦誓言,它更是老秦人亦或者說大秦帝國的精神。”
“老秦人敢于為國赴死,敢于為朕舍命,老秦人萬眾一心,這便是老秦人能夠萬古長存的原因,而九江國之所以樹到猢猻散,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凝聚力。”
.......
胡亥轉過頭來,微微一笑:“這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朝代,一個勢力所謂的底蘊。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沉淀,是不會有這樣深刻的底蘊的!”
聽到這里,頓弱與蒯徹心頭有一絲的震驚。這樣的論斷,他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論斷,一時間自是新奇無比。
“陛下,如此來說,山|東諸國之中,六國后裔最為棘手?”頓弱眼珠子一轉,向著胡亥問道。
“放眼天下,最后能夠成為大秦帝國的大敵的只有遼東與西楚,這便是朕設計殺了張良以及樊噲的原因。”秦帝胡亥幽幽嘆息一聲:“張良此人才華不下于范增,一旦北上遼東必然是心腹大患。”
“只要是不為我大秦所用,必為我大秦之敵,縱虎歸山的事情,朕絕不會做!”說罷,胡亥看了一眼蒯徹。
蒯徹神色微微一變,忍不住看著秦帝胡亥,道:“陛下若是方才臣不歸降,后果會如何?”
這一句話出口,大殿之中氣氛瞬間大變,頓弱有著焦急的看著胡亥,而蒯徹也是緊張的看著,他想知道。
瞥了一眼神色堅定無比的蒯徹,胡亥悠悠一笑:“在朕的眼中,先生之才不遜色于天下任何人,若不投降,朕只有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