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天那個鄉里老學究寫的古文、今文淵源的報告,可困死老娘了!一會兒就給小盧同志寫封信,懟他一通調劑一下!得警告他莫得欺負我兒,否則以后都別來問姐姐我問題了,哼~
熹平五年(176)二月初八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阿珣盼回了家!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出去一趟果然大不一樣,比以前成熟了、懂禮貌了,當然也更“本土化”了。我這當娘的哦,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嘆氣。
對了,他現在有表字了,該叫“文琪”啦!據說是某位同志據理力爭、排除萬難定下的,那信里嘚瑟的哦……一個表字而已,男人怎么都這么幼稚?
兒子懂事了,還知道給娘親帶禮物呢!先是蔡邕的藏書——與其讓這些經典毀于戰亂,還不如我收著當傳家寶,再用雕版印刷批量印一批(話說這造紙術技術突破也是乖兒砸的功勞呢),給沒見過幾本書的邊郡土包子們開開眼!以后倒也不用難為人家小姑娘一點點默寫了。
還有“偷渡”來的名人婁圭,雖說我也記不大清他的事跡了,不過能歷史上留下名字的總該有幾分水平吧?就是看著有些小,不如先讓李三娘培訓培訓,然后給我做賬房,哈哈!
當然最妙的還是那窩貓了!沒有貓,豈可稱作人生贏家?以后每天都有貓吸啦!想了兩輩子,終于達成了此項心愿!以后要養一窩貓再一窩貓!不行啦不行啦,光是想想都要被萌化了!
對了,趕緊準備準備,要把那101個外族女婢送去,畢竟混血兒好養活!雖說偶實際上是茲辭女拳和一夫一妻滴,但馬上世道就要亂啦,兒砸天性又浪,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還沒留個后……我還忙活個什么勁?(忽然理解了以前爹娘催婚的心情T﹏T)
熹平五年(176)二月廿八
當這公孫珣的老娘,真需要一顆好心臟!
他又雙叒浪去了!上回三十騎沖鋒不過癮,這回來個五人對一萬!
就知道那個婁子伯還是個半成品!本事沒幾分,婁子倒捅得不小,這名字取得真不差!不能讓他跟兒子身邊了,得好好打磨打磨!
不過怎么說呢,也算是因禍得福,這小子走了狗屎運竟然被太守家老夫人看上了,就這么當街定了做孫女婿,也不用我頭疼怎么勾搭上他們家了。
話說我這未來的兒媳婦名字可真霸氣——趙蕓!我這剛想著要請趙云做保鏢,結果這趙蕓就來了!嚇得本大娘差點以為云妹真是云妹……不過后來打聽了,此蕓非彼云,她家鄉跟常山沒關系,更加不會武藝……大概只是純粹的巧合吧?
這小姑娘看著柔柔弱弱的,但她祖母估計可有的我頭疼了!這老太太一看就是個厲害角色,跟那“荊棘女王”似的,哎喲,我這心里有點虛瓦。雖說我以前就是寫宮斗宅斗的吧,其實實操爪麻(這不稀奇嘛,圈里某些寫和諧文的大佬其實……),我個普通家庭的獨女懂個啥宅斗?能在公孫氏這么多年混下來,除了我有點小聰明、小底牌外,主要還是對手段位低——畢竟公孫氏就是個邊郡土包子,打打殺殺在行,文斗可就差遠了。
哎,前期準備的101女團看來是用不上的了。這些女孩子本來就是給兒子準備的“后宮”團,我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都散下去做工然后隨便嫁個普通人實在是有點可惜,不如送給韓當、程普這般的心腹?所謂寧為英雄妾,不為庸人妻,在這混亂的世道,這句話絕對是不差的。況且,這也能算是我的眼線嘛,嘿嘿。
熹平六年(177)七月初二
隔了一年多,終于又看到我家那混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