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一時語塞。
“如今中原戰局已定,曹氏余部皆已投降,事已至此,伯符這般作為,到底意欲何為?”公孫大娘見孫策沉默,卻是開口問道。
孫策當即朗聲答道:“我想回吳郡!”
“為何?”公孫大娘追問。
“如今形勢險惡,舍弟年少,恐有不妥。”孫策說著瞟了公孫大娘一眼,繼續道,“且小子素來不馴,多有悖逆之舉,只怕燕公也是難以相容吧?”
聽到孫策隱隱指向近期鄴下吵得火熱的日經話題,公孫大娘不禁有些頭疼。她當即轉移話題道:“伯符仍是不服嗎?我可是聽說了,你父孫文臺故去前就留有遺囑,再者大勢如此,你為何還要一意孤行?”
孫策昂然道:“燕公強盛又如何?我就是不服!”
“不服……也總得有不服的實力吧?你有嗎?”公孫大娘挑眉問道。
孫策道:“成王敗寇,燕公棋高一著,看破了此次奇兵,我也是無話可說。但若……”
公孫大娘接道:“但若我家文琪沒有'恰巧'看破,你覺得一切就會不一樣?”
“對,但若真像我那次夢中那般發展,大事未必不能成!”孫策咬牙道。
“哦?”公孫大娘饒有興趣,“你倒是說說看。”
“我……我夢到此戰突襲成功,就在這里盡毀燕軍糧草器械,”孫策睥睨四顧,情緒突然有些異常地高亢起來,“鄴下諸人也盡皆被俘!”
公孫大娘攔住了正要高聲喝罵的太史慈等人,笑道:“這怕是有點難度。哪怕文琪未能發現你們的突襲,這鄴城前還有內黃,城中本就有些守備,我軍制度嚴密,你們怕是很難直接拿下來的。此外,鄴城兵力雖少,銅雀臺卻多少還是有點儲備的——子義那五百騎這回你也是見識到了?”
孫策一時失神。
“除這五百'鐵浮屠'外,銅雀臺這邊還有八千預備役,可交由義公統領,鄴下大學學子能出個兩三千吧,黃甫嵩、馬騰都是現成的教官,我安利號有個小幾千的精銳護衛隊,還有城里本來就有五千治安部隊,叔治那邊再動員個一萬左右民兵吧……”公孫大娘掐著手指道,“還有……誒,現在總共有多少人了?”
孫策臉色有點蒼白,咆哮道:“鄴城如何能養這么多儲備軍?!”天可憐見,他辛辛苦苦摸爬滾打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拿到了一支萬人規模的成建制部隊。怎么到了鄴城這邊,拉支部隊就跟湊零花錢似的隨意?
公孫大娘搖首道:“也不是說要養這么多兵,其實只要建立民兵制度,定期做好軍訓即可……再者,人多了,便形成了規模效應,配合屯田、以工代賑之類的,同時讓商品跟著流通起來,這本身也能帶動經濟啊?總之,不是那么費錢的。況且,即便真到了事不可為的地步,我們也沒必要困守于此地啊,你那點兵力恐怕圍不死鄴城吧?有道是存地失人……”
一眼瞥見孫策滿臉怨念似要爆發,口若懸河的公孫大娘當即剎車:“好吧,假設你把鄴城打下來了,然后呢?”
“自然是先假意議和,再與曹公共同出兵夾擊失了后援的燕公,把他困于白馬!”也不知是不是剛剛受了刺激的緣故,此時孫策的聲音尤顯兇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