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鐵達道:“我一大早起來就關注了,已經上了熱搜。”
趙小康一聽這話,心里面頓時涼了半截,打開軟件一看,果然上了熱搜。
“兄弟,我盡量吧,我感覺到這幕后肯定有推手的,要不然一個先前默默無聞的自媒體作者,怎么可能會在網絡上掀起風浪來?”吳鐵達分析道。
趙小康也是這么看的,不用多說,這個幕后黑手他瞬間便是想到了逍遙先生以及他的那些弟子們。
因為在趙小康看來,真的只有逍遙先生他們才能干的出來。
“眼下只有死馬當作活馬醫了。”趙小康咬咬牙道。
吳鐵達道:“行,那我現在開始了。”
……
趙小康這回不敢在隱瞞了,結束與吳鐵達的通話后,便是第一時間給師父王義打過去了電話。
哪知王義已經知道了,并且語氣是相當的輕松。
“小康,我知道了,我朋友告訴我的。嗨,這事平常心看待就可以了,你趕緊過來,我都準備出發了。”
趙小康聽了之后,心里面對師父只有兩個字,“佩服。”
要是遇到別的人,興許早就憤怒地蹦跶了起來,然而對于王義來說,不過是一句聽起來相當普通的話罷了。
趙小康哪里還有心情寫書,掛掉電話后簡單地收拾一番,便是直奔地鐵。
在地鐵上,趙小康一直翻看著那個“打假盟主”有沒有給自己回信息,不過從上地鐵到出地鐵,他都沒有收到任何的回信。
等他來到目的地的時候,王義已經跟著好幾個書友談笑風生起來。
“師父。”趙小康一見著師父的表情,便知道他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發自內心肺腑的。
“小康,快來,給你介紹一下。”王義一臉笑瞇瞇地招呼著他。
一番介紹后,趙小康也加入到了這群中年人的聊天之中。
今天來的這些書友都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與閱歷的人,因此聊起天來要么聊的是經濟,要么是文學,要么就是一些國內外大事。
趙小康雖說年齡小,倒也在其中不顯得特別的突兀,畢竟作為寫手,經常看新聞這個習慣他還是有的,很多時候一個題材,往往就出自于一條并不起眼的新聞線索。
看新聞,是寫手們尋找靈感的最佳方式之一。
有了這個極好的習慣,與這些中年人聊天的時候,除開經濟這些比較深奧的話題外,其余的話題倒也顯得游刃有余。
“老王,你這個徒弟不錯啊。”副局長張斌也是個小有名氣的作家,擅長寫官場文學,因為性格、脾氣甚至愛好與王義都比較接近,因此既是王義的書迷,也是王義的深交。
“那是,你以為我隨隨便便就能收徒?我必須要嚴格挑選,要不然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王義笑著道,“老張,這次他也參加征文比賽了,到時候你作為評委的話,可得公平一點喲。”
張斌樂呵一笑,“你老王的意思就是說我以往不公平唄,老實說,我還真的收到了作為評委的邀請函,不過我給拒絕了。”
此言一出,聽的大伙兒都是一臉的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