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靈萱在那之后,也可謂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片約無數,只是可惜的是,好的影片哪里有那么多?
顏靈萱的演技其實并不算太出彩,再加上她長得漂亮,《仙劍奇俠傳》和《牽絲戲》的角色可以說把她捧上了巔峰。
可是巔峰之后,就是墜落。
顏靈萱這兩年又接了好幾部戲,而且都是中高成本的大制作。
可惜的是,結果并不是那么的盡如人意,反而隨著影片的接連失敗,顏靈萱這個昔日的女神也被打落凡塵。
說白了,這年頭,電視劇方面其實還好一些,電影方面,女性的角色,是真的不如男性角色那么出彩。
大多數商業大作,女主角往往都是花瓶一類的存在。
至少大流是這樣。
因為電影大多數除了愛情片以外,還是以男主角為主,女主角更多的是輔助性的。
顏靈萱自然是有野心的,自從二十世紀末就紅起來的那一批花旦能被稱作是大花旦,被稱作是國內頂級的女明星以外,這十幾年的時間,曾經的那些大花旦逐漸開始老去,正常來說,這些大花旦老去,就會有新的女演員晉升取代她們的位置。
可是實際上呢?
并沒有!
目前媒體炒作的什么幾小花旦,的確是很紅,但是大多數時候,她們也就只能是小花旦。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華國的男明星更新換代可以說很順利,因為對于男演員來說,一部電影大賣,那么對他們的身價逼格的加成是很大的。
可是反過來,一部電影,比如說《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創造了破紀錄的票房的電影,里面的女主角的存在感卻很薄弱。
葛軍這個男主角因為《我不是藥神》一舉晉升一線,甚至有希望攀升更高的位置,因為大家都會承認,葛軍的演技,以及,認為,這部電影能拿到這么高的票房,和葛軍也有著莫大的關系。
可是女主角方面,雖然也被夸演技派,實力派,也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
總的說來,這依然是一個男權為主的社會,而電影方面,更多時候,展現出來的也是如此。
否則的話,為什么,每一部電影,通常都是男主角在前,女主角在后?
而之所以二十世紀末會誕生那些大花旦,其實也是和電影市場有很大的關系,那個年月,華國的電影市場非常小,電影票房破億就值得大吹特吹的年代,商業片在那個時代并不是主流。
反而那個年代,文藝片才是主流,那些年誕生的國際影帝影后,比這十幾年加起來還要多出幾倍來。
而文藝片里面,對女性角色通常也會有比較高的演技要求,包括樣貌,身材等等,都會在里面凸顯,而且很多時候,甚至會超過男性的角色。
可是隨著華國電影市場的繁榮,漸漸地文藝電影開始退出主流電影圈,開始一切朝錢看,以票房定輸贏。
于是女明星們的地位開始下降,因為大多數電影想要市場,想要票房,那么就要趨于主流人群,而這個社會是男權社會,所以,女明星,女演員,在一些大制作里面,地位甚至很多時候,還不及一些男配角。
自然而然地,就很難再像那個時候那樣,誕生新的頂級花旦。
不是人不行,而是時代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