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松本環球那邊就根據島國的一部動漫作品改編了一部怪獸電影。
然而因為那個怪獸,是島國基因,所以,在北美,可以說是遭遇了滑鐵盧。
但是偏偏在華國這邊卻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而同樣的,有在北美取得很好的成績的好萊塢怪獸電影,但是在華國這邊卻反而乏善可陳!
現在華國的電影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僅次于北美,早就已經超過島國。
但是隨著市場的崛起,觀眾也從一開始的什么電影都看,開始漸漸地對電影擁有了更高的要求。
早前爛片大賣的例子多不勝數,但是這幾年卻已經很少出現這種情況了。
畢竟觀眾不是傻子,久病成良醫,看多了爛片,他們也會開始學會分辨,開始不會人云亦云,而是會有自己的判斷。
所以,這就導致了,精品電影能賣的更好,而反過來,爛片就算是大制作,也會撲的很慘。
哪怕宣傳噱頭再多,哪怕宣傳做的再好,電影難看,就是難看!
但是,電影來來回回就那些類型,而且出于風險因素考慮,很少有人敢于投入大資金去搞一些創新的大制作。
因為創新就意味著冒險。
所以,《金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絕對是在冒險。
開玩笑,一億美刀,加上宣發,至少10億華幣的成本,這種大制作,居然還是怪獸電影,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之前都不看好的原因。
但是不代表,他們不關注《金剛》。
畢竟,怪獸電影,這個類型,其實也是很不錯的投資方向,但是問題在于,能不能讓觀眾接受,或者說觀眾對這類的國產電影的接受程度有多高?
《金剛》無疑是最好的試金石!
《金剛》如果取得巨大的成功,那么可以想象,其他巨頭肯定會一擁而上。
因為一個新類別的開發,意味著,新利潤增長點。
觀眾一直看一類的電影,當然會產生疲勞感,所以,新東西的電影如果能被觀眾接受,那么至少短期內,這類的電影,是不會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的。
言歸正傳,回到《金剛》的票房上面。
凌晨12點50分。
華國電影票房數據網,更新了當天的全國票房數據統計報表。
事實上早在幾分鐘之前,陳少軍就紅著眼睛一直在刷新華國電影票房數據網。
終于,更新了。
當陳少軍在榜首看到自己的電影《金剛》的票房數據的似乎,終于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沒辦法,壓抑了這么久,承受了這么久的壓力,他也需要發泄啊。
王逸凡雖然也早就預測,《金剛》票房不會差,但是當他看到票房數據的時候,也是一臉驚訝之色。
不是太低,而是超出了他的預期。
《金剛》首日排片48%,日票房報收1.8億!
是的1.8億!
這個數字,也就難怪陳少軍會大笑了。
事實上,按照王逸凡的預測,《金剛》的首日票房能達到1.3億左右就差不多了,結果卻比他預測的要高出這么多,著實出乎了他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