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大圣》的開篇,其實說起來,談不上有什么新意。
不過,場景和畫面,卻是讓張衛明和徐木都頗感驚艷。
其實說到這個,不是國人真的做不好特效大片,像《魔戒》那樣的風景什么的,按照國內的現有的特效技術。
其實理論上來說,也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了,主要還是在于,成本問題。
因為想要做出那種那么精致的畫面,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金錢和時間。
這一點,其實從陳少軍的《金剛》里面的骷髏島就可以看出一點門道來。
不是國內的特效技術不行,其實像《金剛》里面的骷髏島,亦或者《魔戒》里面的中土世界,其實國內差的不是技術,而是耐心和成本。
想要做出好的景,華國可是有很多天然的景色,再經過特效處理,是絕對能夠達到那種效果的。
當然了,需要花的錢和時間肯定不會短就是了。
《齊天大圣》出場的兩個主要場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以及花果山水簾洞,其實在很多《西游記》相關的影視作品當中,都出現過。
但是為什么陳知賢的這部《齊天大圣》里面這些景卻能讓張衛明和徐木感到驚艷?
無他,王逸凡砸了大把的錢進去。
以前王逸凡看過一些關于國內的特效的分析的文章。
首先就指出了一點,其實國內的特效技術,或許的確比之好萊塢要落后不少,但是實際上,很多尖端的技術,其實并不是說,真的需要用到。
那些看起來好像很復雜的特效,實際上,掰開了揉碎了,也并沒有想象當中的那么高科技。
但是為什么國內的電影卻往往很難做出來呢?
答案就在于,國內的很多電影人,在拍電影的時候,哪怕是大制作,往往注重的也并不是這些場景方面的東西,他們更注重的是打斗效果,和視覺特效。
這一點,國產電影的確和好萊塢電影有很大的差距。
不是技術上的差距,而是思想上的差距。
言歸正傳。
美猴王聽到老猴子那讓人聽著傷心聞者落淚的經歷,再看看那些猴子猴孫,被人真的當猴耍,頓時就怒火迸發。
花果山可是他美猴王的地盤,以前他還沒學本事的時候,這里就是他的地盤,漫說是獸性未脫的猴子,即便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有著極強自我約束力的人,離家多日回來,卻發現有外人在自己家中肆意妄為,并且欺壓自己的晚輩,心里那也絕對是火冒三丈。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既然是美猴王,帶上了猴臉,那么是不是演技就不需要了?
可是實際上,還真不是。
因為,雖然帶上了猴臉,很多表情,都是用特效做出來的,但是眼神卻是實打實的。
這種影片更多的是看肢體語言,看眼神。
楚杰在這方面表現的就相當不錯。
讓人一眼就能看的出來他的憤怒,因為他的眼睛里有戲。
“是甚妖魔,竟敢如此無禮。速速帶路,且讓我去會會她。”猴王怒發沖冠,卻不等猴子帶路,直接飛起沖進了水簾洞。
鏡頭推進到水簾洞內。
而原本水簾洞中亂七八糟的音樂,竟然也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