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建明說起來,絕對是個黑警,他所做的事情,可以說很多都是壞事,雖然沒有親自出手,但是實際上,破壞性更大。
可是觀眾卻對劉建明并沒有那么的反感,其實這涉及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佛教里面的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說荼毒了很多人的思想。
壞人做了九件壞事,然后做一件好事,往往會讓人同情他,覺得,這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相反好人做了九件好事,只要做一件壞事,往往會被所有人唾棄。
這就是現實。
此時的劉建明就是如此,他說他想做個好人,可是實際上,同樣的也是抓住了“放下屠立地成佛”這個思想。
至少很多觀眾并沒有反感。
反而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當然了,這主要是因為,劉建明做的事情,比如向韓琛通風報信,但是因為動手的始終不是他,所以,大家對他的惡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劉建明或許有一顆想要成為好人的心,但是實際上,他想要做個好人的初衷,本就不是那么的單純。
當然站在電影的立場上來說,不論善惡,只論跡遇,陳永仁和劉建明的確是同樣都是行走在無間地獄之中的人,走上了這條路,誰都無法回頭,陳永仁在劉建明桌子上發現了那個自己寫了錯字的檔案袋,轉頭看外面劉建明拿文件拍腿的小動作,瞬間明白了一切,原來劉建明就是那個警察局的內鬼。
于是陳永仁慌了,然后做了個很不聰明的舉動,如果裝作不知道,恢復身份后再慢慢查,是不是什么事情都沒有了。
當然了,這就是電影,這就是人,陳永仁也是人,他從來不是那種算無遺策的人,所以,他慌了!
他就那么走了,劉建明看到桌子上的檔案袋,也明白了陳永仁發現自己是警局內鬼,最后,為了繼續掩蓋,他刪了陳永仁的檔案,然后還發了通緝令。
陳永仁徹底被逼到了絕境,無處可去的他,找到了李心兒,借張椅子躺一下。
看到這里,觀眾都為陳永仁感到心酸,他為了臥底,付出的太多了。
還好,至少,還有李心兒這里,是他最后的港灣。
陳永仁袒露了心跡:“我常夢見你那件事,是真的。”
兩人終于擁抱在一起,但是很多觀眾都有一個很不好的預感,因為這很明顯的,給人一種這是最后一次相擁,陳永仁給李心兒留了一張紙條,“記住我們的秘密。”
隨后就離開了。
影片即將來到最后階段。
觀眾的目光都直直地看著大銀幕。
《無間道》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懸疑的標簽,但并不像其他懸疑片一樣那么的燒腦,而是一種先平淡然后慢慢推進的節奏。
它的魅力主要是電影完美的劇情和細節的表達,讓電影有一種張力,讓觀眾十分想要知道接下來的劇情,比如接下來劉建明和陳永仁到底會怎么做?
但是往往最后卻又會給觀眾一個很難預料到的劇情。
鏡頭轉換,劉建明收到了陳永仁寄過來的錄音帶,結果錄音帶卻被他妻子先聽了。
“那本小說寫不下去了,我都不知道那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早前劉建明的妻子說要寫小說,有二十幾種性格,讓人覺得那就是劉建明,而這個時候,妻子再次說出這樣的話,前后同樣的呼應了。
劉建明給妻子留言說,“我選了當好人,無論如何都好,我會給回身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