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也足夠大!
“我是《華國電影報道》的記者廖偉,我想請問齊總,《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大概會在什么時候上映呢?”
這個問題還真的不是隨便亂問的。
因為阿貍是有前科的,之前《數字王國》用時太短了,結果證明,真的是不行。
雖然不算粗制濫造,但是顯然有很多地方的不足是因為時間太緊造成的。
其實不能怪阿貍急,而是他們不急不行,實在是形勢所逼。
要知道,拖的越久,阿貍傳媒的劣勢就越大,因為對手們可沒有閑著。
阿貍傳媒可以說在成立之初到現在,就一直都在摸爬滾打,還沒有一部真正的像樣的代表作,所以,他們其實是真的急。
這一次,同樣的也不例外。
正常來說,一部投資如此之大的大制作,怎么著也要兩年吧?
可是阿貍卻肯定等不了那么久。
開玩笑,兩年的時間,黃花菜都涼了。
所謂打鐵要趁熱,至少現階段,阿貍急需用一部大賣的電影來證明,他們不是人傻錢多。
而是真正的有實力,有能力的巨頭。
齊東明看著臺下的媒體記者以及影迷們,笑著道:“《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將會在明年的暑期檔和大家見面!”
“嘩!”底下的媒體記者們一片嘩然。
因為現在距離明年暑期檔,時間也太緊了吧?
不到一年的時間,開什么玩笑啊?
雖然說,大制作也有制作快的案例。
但是大多數時候,越是大制作,越是制作時間長,因為大制作通常意味著,場景復雜,搭建場景這些前期籌備工作就需要很長時間。
其次,大制作,也通常意味著特效,而做特效同樣的是最耗時耗力的。
最后,大制作之所以是大制作,本身就需要花大量的金錢,那么肯定也會對電影精益求精,力圖做到最好。
所以很多細節需要精雕細琢,這樣的話,自然快不起來。
結果現在阿貍直接告訴大家,特喵的明年暑期檔就能和大家見面。
這不是兒戲嗎?
齊東明卻一點都不在意大家的反應。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有爭議才會有話題嘛。
“我是《當代電影》的記者劉然,我想請問杰克·柯蒂斯導演,不到一年的時間《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這樣的投資超過三億美刀的大制作,真的沒問題嗎?”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這位好萊塢,乃至于全球范圍內都是絕對的大名鼎鼎的百億大導演。
杰克·柯蒂斯顯然對此早有準備。
“謝謝你的這個提問,首先,我為大家普及一下,為什么電影制作周期,越是大制作越長的原因。”
“電影在現代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如今早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在很多人看來,大制作,制作周期就一定會比普通的電影要長,這一點其實并不是絕對的!”
“首先是先期籌備,通常情況下,先期籌備耗費的時間,是最長的,特別是大制作,因為涉及到很多場景,那么就需要尋找,或者打造場景。”
“但是《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在這方面,卻被我們最大程度地縮短了這個過程。”
“在這里,我要稱贊一下華國的基建團隊的速度,我們這部電影,面臨的最大的問題,需要耗時耗力最多的,其實是龍帝之墓這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