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為什么還有眾星呢?
還是那句話,你不能讓巨頭感受到威脅。
但是,眾星不同,眾星不會去搶奪好萊塢巨頭們的最大的蛋糕。
眾星對標的是華國的電影,對于好萊塢電影巨頭來說,華國電影涉及到的利益其實并不是那么大。
相反,他們對華國的市場卻是覬覦已久。
而如今華國的電影市場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大,大到好萊塢巨頭們也不敢忽視的程度。
眾星如果沒有背靠華國幾大巨頭,以及華影的話,那么其實根本就很難有生存的土壤,特別是阿貍,說實話,王逸凡一點都不看好阿貍。
因為真的阿貍要在北美擁有一條完整的發行渠道的話,那么他們將面臨的就是好萊塢傳媒巨頭們的全力圍剿。
因為那就真的動到了他們的蛋糕了。
而眾星不同,眾星背靠著華國的電影最大的勢力,只要好萊塢傳媒巨頭們,還想要從華國電影市場分一杯羹,那么就肯定不會在沒有傷害到他們的底線的時候,對眾星采取非商業的競爭手段。
因為,你可以這么做,同樣的眾星背后的華國的影視巨頭們也同樣的可以這么做。
所以,無非還是利益罷了。
而眾星只是做華國電影,只是做院線外的渠道,所以,這還在幾大傳媒巨頭的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
但是對于華國電影公司來說,眾星卻不是那么的無關緊要。
要知道,早前的華國電影,大多時候,都只能選擇賣斷給好萊塢公司,而好萊塢電影公司為什么愿意買,哪怕有時候看起來票房會虧本,那是因為依然有利可圖,因為他們可以通過線下渠道,比如直接推出DVD版本。
而這些,華國的電影公司,通常是幾乎不可能拿到的。
但是有了眾星就不同了,到時候賣版權,也就只賣院線的發行權,線下方面完全可以交給眾星來做,或許未必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但是至少長期來看,卻是值得期待的。
而《楚門的世界》如果成功的話,那么眾星就可以更快地打開渠道,更快地開始讓這個渠道開始運作。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是小打小鬧,勉強維持運營。
《楚門的世界》很快地在北美開啟了為期一周的點映之旅。
首先自然是媒體和影評人專場。
辦一場媒體和影評人專場,需要耗費的公關成本,少說也要數以百萬計。
是的,就是這么離譜,而且還是美刀。
當然了,主要還是看規模,如果只是一些不知名的影評人的話,那么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了。
但是顯然米納集團這邊對《楚門的世界》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所以,這一次的影評人和媒體專場,邀請的都是北美比較有名的影評人和大媒體。
雖然為此可能要掏出百萬美刀的公關費用,但是,他們,卻是有信心《楚門的世界》不會讓他們失望。
而同樣的,《楚門的世界》還在北美的多個地區展開了小規模的點映。
比較多的是華人聚集地社區,畢竟《楚門的世界》還是一部華國電影,天然的對華裔有更大的吸引力。
但是這一次的點映卻不僅僅局限于華人聚集地,同樣的也在一些白人,乃至于黑人的社區的影院開啟了小規模的點映。
王逸凡倒是還好,陳航卻是坐立不安。
像是一個等待審判的犯人一般。
沒辦法,早前他其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所以,反而不是那么緊張。
但是有了看片會的那一幕,讓他開始對《楚門的世界》有了更高的期待,那么自然而然地希望這部電影能在北美有一個好的反響。
所謂關心則亂。
雖然影評人和媒體點映場早就結束了,雖然現場的媒體人和影評人都給出了比較不錯的評價。
但是畢竟,誰知道那是不是現場人家給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