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文化和思想的截然不同的地方。
所以,在國外,用自由作為理由可以煽動很多人,但是在國內,估計會被鄙視。
自由,自由你大爺啊!
為什么華國的社會風氣會變得越來越拜金,其實也和骨子里的那種思想有很大的關系。
不甘人后,而擁有金錢實力,能夠讓你成為人上人。
華國人大多是會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過的更好。
而歐美人,他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的“自由”!
其實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其實,《楚門的世界》之所以對歐美人影響更大,就是因為,對于他們而言,只要涉及到自由這個東西,那就甭管三七二十一,你限制我的自由,不管你是出于什么想法,那么我都必須抗爭。
是的,就是這么無腦!
因為自由至高,自由至上啊!
但是對于華國人而言,其實反而沒有那么大的反應了。
《楚門的世界》,簡單地說,如果里面的楚門,能夠被導演安排的過的更幸福一點,那么安排就安排了,畢竟,過的好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對于外國人不同,他們很多人哪怕是窮困潦倒,可是當自由的魔音襲來的時候,甭管你是不是為我好,我特么的都要抗爭,你憑什么安排我的生活?
父母?不行!
上帝都不行,更何況是你?
所以,《楚門的世界》才會有別于《傷心者》在北美這邊獲得那么高的票房。
而反倒是在華國國內,雖然《楚門的世界》票房也是相當不俗,但是卻顯然沒有像在北美這邊表現的那么高光!
但是不管怎么說,《楚門的世界》成功了,這是毋庸置疑的。
其實縱觀影史,那些能夠在歐美地區賣座的華國電影,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
一種是獵奇的,比如《英雄》,對于北美觀眾來說,其實他們估計根本看不懂《英雄》里面的故事,以及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但是卻不妨礙他們看到那龐大的戰爭場面,看到那萬箭齊發等等的場面而發出的驚呼聲。
畢竟,歐美地區,古代戰爭,幾千人互毆就已經是大場面了,他們何曾見過《英雄》里面那密密麻麻的超級戰爭場面?
所以,他們看《英雄》是因為獵奇!
不僅僅如此,當年的李小龍的電影,成龍的電影,其實都凸顯出來“功夫”倆字。
但是歸根結底,依然還是獵奇的心態!
另外一種,是西方核心的電影。
比如《臥虎藏龍》,其實明眼人都看的出來,《臥虎藏龍》就是披著武俠的皮的西片!
當年《臥虎藏龍》在國內上映的時候,其實可以說是撲街的。
很多國人其實是不太喜歡看這種電影的,因為和大家想象的那種武俠是不同的。
只不過是后來《臥虎藏龍》在北美,在好萊塢大獲成功之后,大家才回過頭來關注這部電影。
開始各種解讀這部電影。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當年,華國電影的確才剛起步。
所以,難免地有些“崇洋媚外”的心里作祟。
所謂黃皮白心,其實也同樣的可以用來形容《臥虎藏龍》這類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