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比其他的公司要高上一籌。
徹頭徹尾地以本傷人。
阿貍傳媒,這是典型的告訴所有人,我們不差錢。
所以,阿貍傳媒也因此付出了代價。
華新,盛唐九州,時代光影,萬盛環宇,以及未來星傳媒,突然很默契地聯手了。
當然了,這個聯手是有限的聯手。
畢竟,大家本來也是競爭關系,但是這一次,阿貍傳媒可以說是動了所有人的蛋糕。
以本傷人,而且是大規模的以本傷人。
阿貍傳媒其實還有有優勢的,那就是,阿貍本身擁有著比其他幾家都要豐富的渠道資源。
這一點,才是阿貍有恃無恐的原因。
事實上,阿貍傳媒的強勢入駐,已經打破了原來的平衡的局勢。
因為阿貍的侵略性太強了,入哪一個行當,都想要吃到最大的一塊蛋糕。
但是影視產業和其他的行業又不太一樣,砸錢,不一定能夠直接把其他幾家都砸死。
更何況,影視產業圈,本身就有固有的勢力。
阿貍雖然強大,但是不是沒有對手的。
比如華訊,目前是因為華新等老牌巨頭還占據著優勢,所以華訊沒有做什么。
但是一旦阿貍真的有壓過老牌巨頭們的趨勢的話,那個時候,華訊肯定不會坐視。
其實倒不是說砸錢真的砸不動,而是阿貍再有錢,也不可能不計成本。
關鍵還是在于,別的行業,你不計成本地燒錢,可以把其他對手耗死,但是顯然影視圈不一樣。
文化娛樂產業,官方不會允許誰真的壟斷這個行業,也不可能真的被誰壟斷。
所以,阿貍傳媒的戰略也是成為民營第一巨頭,而不是壟斷。
而影視產業的固有的老牌巨頭,同樣的也不是那么好相與的。
比如這一次,阿貍傳媒開啟燒錢模式。
但是很快地就迎來了幾大巨頭的聯合打擊。
其實打擊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直接斷掉阿貍的發行渠道。
是,你自己是有發行渠道,但是單單靠自己的發行渠道,是遠遠不夠的。
國內的市場太大了,幾萬塊的大銀幕,早就被分割的差不多了。
而這些東西,可不是你用錢就能買過來的。
阿貍傳媒有錢,可是華新等巨頭也不會缺錢。
而阿貍傳媒很快地就嘗到了苦頭,如果是一家兩家的針對,阿貍傳媒還沒什么可擔心的。
但是多家巨頭聯手針對,阿貍傳媒也要被弄的灰頭土臉。
最直接的就是,阿貍傳媒原本的屬于新光的幾部電影,發行遇挫,排片量雖然大家沒有說直接不給排片,但是卻幾乎都是直接降到最低。
而阿貍傳媒的這些項目,又不是王逸凡那種明擺著能爆發,能賺錢的項目,所以,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而很快地,阿貍傳媒就感受到了,這個圈子對他們的滿滿的惡意。
官方出手了。
針對的就是阿貍的惡意抬價。
其實早在之前,官方就已經著手批評了天價片酬的事情。
阿貍傳媒所做的雖然和之前不同,但是同樣的這是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