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會問了,這群人是不是吃相太難看了?
特么的,你們愛拍不拍。
可是實際上,對于王逸凡來說,他到了這個位置,想法也會隨之改變。
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
他雖然還么有到這個層次,但是至少,賺錢對于他來說,真的已經不是追求了。
他現在有的身家,可以說幾輩子都花不完。
那么難道真的就混吃等死了?
人活著總得有點其他的追求吧?
他又沒有被資本裹挾,自然不需要做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事情。
那么自由的他,自然而然地,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哪怕這些事情,就算沒有他,也一樣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是如果能把這個時間縮短,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主旋律絕對是接下來的電影的一個風口,因為這是主流趨勢,國家強大了,那么自然而然地民眾的民族意識就會覺醒。
自然而然地就會開始對這方面的電影有需求。
“我的確有一點想法,其實說白了,《戰狼》這部電影,走的還是好萊塢的傳統的個人英雄主義,一切都是冷鋒一個人在做,那么為什么不換個玩法,這一次,我們走戰隊路線,其實很多曾經發生過的大事件,都是最好的,現成的電影題材,撤僑事件,我認為完全可以再拍一部,嗯,另外一次撤僑事件,不是發生在亞非之間的紅海區域嗎?那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紅海行動》!”王逸凡笑著說道。
“不過,這次我們不走個人英雄主義路線,我們直接派一個戰隊去作戰,當然了主題還是一致的!”王逸凡笑著說道。
“前面《戰狼》展現的是華國特種兵王的氣質,那么這次,我們展現的是我們華國軍人的訓練有素,不畏犧牲和強大的戰斗力以及團隊協同作戰能力等等!”
聽到王逸凡的話,眾人都是不由地眼睛一亮。
不過隨即又有些懊惱起來,干嘛問那個問題啊,不然的話,完全可以自己來做這個電影啊。
現在王逸凡把自己的想法都給提了出來,那么再去做,就顯得有些吃相太難看了。
雖然說,賺錢不寒磣,大家跟風什么的事情也不是沒做過,但是畢竟,這種場合,大家都還是要點臉的。
而且關鍵是,要真這么做了,那么到時候,估計名聲也就臭了。
賀俊聞言卻是心中一喜。
說實話,《戰狼》的成功,并沒有讓賀俊得意,反而讓他有些迷茫。
《戰狼》之后,拍什么?
為什么會有一個影帝衰三年之說?
其實很簡單,因為沒有拿獎之前,你什么也不是,所以,在接片的時候,考慮會少很多。
但是在有了影帝的頭銜之后,會不會覺得,商業電影有點不夠藝術?
接文藝片,又會覺得,這個電影,會不會凸顯不出自己影帝的演技?
或者說,這個電影是不是劇情不夠豐滿?
等等等等。
同樣的對于一個導演來說,如果只是之前的《湄公河行動》那樣的成功的話,那么賀俊還沒什么,畢竟,想要超過《湄公河行動》,也并沒有想象當中那么難。
但是《戰狼》一步到位,直接把票房推到了華國電影票房第一的寶座。
這可以說是榮譽,但是也是沉甸甸的壓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