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王導!”直到戴新月叫了兩聲,王逸凡才回過神來。
“電影結束了!”戴新月低聲道。
“哦,抱歉有點走神了。”王逸凡搖頭失笑道。
“王導剛才想什么?”戴新月好奇地問道。
“在想武俠電影還有沒有希望......”王逸凡說道。
“那么結果呢?”戴新月越發地好奇地問道。
“暫時還不好說,不過倒是有了一點想法。”王逸凡笑著道。
“哦?那王導到時候可別忘了我們時代光影啊。”戴新月有些興奮地道。
王逸凡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這個時候,《錦衣》的主創上臺致謝。
現場的觀眾的反應倒是挺熱烈的。
唐添等主創成員上臺說了一些關于電影創作的事情之后,首映禮宣告結束。
之后,唐添和黃東來,再一次走了過來。
“唐導《錦衣》拍的很不錯,看的出來,用了心了。”王逸凡由衷地道,實事求是地說《錦衣》這部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可惜生不逢時。
這樣的電影要是早些年的話,的確有機會搏一搏,但是同樣的道理,早些年,國內也很難拍出這樣的電影。
但是王逸凡自然不會像對戴新月說的那樣,直接告訴他們這些。
“王導過譽了,其實,這些年有不少聲音都在說華國武俠電影已死,我只是不甘心......”唐添苦笑著道。
倒是讓王逸凡頗有些訝然。
“沒有哪個類型是真的已死的,如果有,那也是我們沒有順應潮流,推陳出新!”王逸凡能說什么?
“還請王導多多指點,比如《錦衣》這部電影。”唐添卻是一點都不客氣,當然,也不是說氣話,他的態度倒是非常的恭敬。
“服化道方面,《錦衣》做的非常不錯,故事的話,融入朝堂爭斗,倒是也是亮點,只是......”王逸凡說到這里,停了下來。
“只是什么?”唐添一臉誠懇地問道。
“只是,可惜就如同你此前說的那樣,武俠電影的確有些沒落了,這是大勢所趨,《錦衣》始終還是沒有脫離固有的武俠的格局......”
“其實就好比,很多觀眾在早些年,特別喜歡看微服私訪的電視劇一類,可是現在為什么這類的劇集卻很少了?就是因為,社會治安越來越好,冤假錯案也越來越少,之所以大家喜歡微服私訪,是因為,曾經那個時候,還是存在一些,鳴冤無門,求公道無門的情況,但是現在科技發達,政通人和,民眾已經有了很廣泛的發表訴求的渠道,所以,微服私訪,自然而然地就很難深入人心,而武俠同樣如此。”
“武俠這個題材,十年前是各大名導走向大片的必經之路,可隨著過于依賴電影特效,武俠電影的質量愈發不盡如人意,武俠電影的數量也是逐年削減,票房愈發微弱,對于電影而言,也是有周期性的,可能武俠電影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頂峰時期,沒有了新的創意,就要開始一個轉型,去變成新武俠,新特技片。”王逸凡不由自主地就說了出來。
唐添聞言也是苦笑不已,但是卻還是虛心地問道:“那么王導認為武俠電影的出路在哪?”
“出路?作為最具華國特色的電影類型,武俠片的前景還是很大的,而且這種俠義精神只能滋生在華國這片沃土上面,事實上,華國的武俠的概念,和島國的武士,美國的西部牛仔等等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在于格局方面,至于怎么去改變現有的劇本,我暫時也沒什么頭緒,只是希望此后的武俠片能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俠”字的打造上面,而不要只在絢麗的畫面上下功夫,這樣就真的成了撿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