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沉默了,他不再對任何人敞開心扉,甚至包括自己的媽媽。強忍著心中的恐懼獨自一人去面對這些他也無法解釋的恐怖的事情。當然他愛自己的媽媽,他知道媽媽也愛他。可即便如此,他明白媽媽也不會明白真正令他害怕的原因。他無法克服那些恐懼,可他也不想讓媽媽擔心,所以他會求自己并不喜歡的同學假裝每天親熱的和他一起上學。
他是個懂事的孩子,父親的過早逝世讓他更多的時候會為媽媽去著想,甚至在面對內心恐懼的時候也不忘記換位思考。
可是,再堅強,再懂事,他畢竟只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啊!
當同學們惡作劇把他一個人困在黑暗的閣樓中時,他看到了他最不愿意面對的東西,他的竭力想隱藏的恐懼讓他歇斯底里的瘋狂哭喊到暈厥。
當他在受盡周圍人的奚落和異樣的眼神后,那種幾乎無法的抵制的接踵而至的自卑心理讓他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不同,可他也無法解釋這一切都是為什么。“難道自己真是怪物嗎?”這個念頭令他無法承受,也不寒而栗。
在現實當中,其實我們很多的家庭,也同樣的出現科爾這樣的情況,只不過,可能他們并不是像科爾這樣,能看到鬼魂,而是有著各種各樣,大人們不理解的想法,因為大人們總是覺得童言無忌,童言嘛,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們工作很忙,哪有時間和孩子認認真真地溝通?
還好科爾遇到了馬爾科姆醫生,這個和以往任何一個把他當成怪物的人都不一樣。他看他時沒有那種讓他討厭的異樣眼神,他像個朋友一樣和他交談,教他蹩腳的小魔術,最重要的是,他會認真的去聽他說的每一句話。冥冥之中他感覺到了,這個人便是唯一能夠幫助自己的人。
其實馬爾科姆一開始也并不相信這個自閉的孩子,他以一個醫生的慣性思維分析著他患了何種精神疾病。可他不想傷害他,他小心翼翼的試圖窺探他內心秘密,他想用一種婉轉的方式來回避信任這個問題,可他失敗了。妻子對他的疏遠讓他心煩意亂,科爾的表現讓他覺得他無法醫治他。他決定放棄。
我曾經說過,我最害怕看到的,就是孩子失望受傷的表情,就像金剛在島上倒在心愛的安面前那個無奈而無辜的眼神一樣。所以科爾哭著懇求醫生留下來幫幫他時候,我甚至可以感覺到他心里唯一升騰起的希望被一點點撕裂的聲音,殘酷至極。
幸虧,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馬爾科姆從治療病人時的錄音中聽出了異樣,追根糾底后他終于完全相信了科爾的話。正是這種之前從未有過的信任再一次感染了本已心死的科爾。他抑制著內心的恐懼開始嘗試和不斷出現的鬼魂溝通,發現真如醫生所說,他們是要尋求幫助。于是,風云際變,科爾在醫生的陪伴下幫助了一個一直出現在他身邊的死去的小女孩。更重要的是,醫生終于幫他解開了心中的魔扣。他明白自己的特殊,他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克服了恐懼,他長大了。
這其實不是一部靈異片,而是一部關于溝通,關于家庭的溫暖的故事。
家長們都應該好好的去看一看這部電影,看看,是不是我們平時也忽略了和孩子們的溝通!”
其實正如拉里·梅格說的那樣,這的確就是一部關于溝通,關于家庭的故事。
只不過,現實社會里面,像馬爾科姆這樣的有耐心的家長太少了。
電影當中,科爾的媽媽同樣的愛著自己的兒子,也為自己的孩子的怪異而傷腦筋,可是她卻并沒有和科爾溝通。
而科爾和大多數孩子一樣,他們同樣的,擔心自己唯一的最愛的人,也會像其他人一樣,視同他為怪胎。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社會問題,同樣的也是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