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
私人衛星并不稀奇。
早在兩年前的2018年,夏國的第一顆私人衛星“風牛馬一號”,就搭乘遠征二號丁火箭,成功進入了太空。
這顆衛星的擁有者,是一名地產商人,卻對科技非常的感興趣,看好未來的航天產業,向往星辰大海。
當然,“風牛馬一號”成功進入太空后,頂著首顆私人衛星的頭銜,在國內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吸引了很多投資人的目光。
利好趨勢下,連帶著那位地產商人的公司股價,迎來了一波暴漲。
于是更多的投資人與民營公司機構,把目光投向了太空,加之政策支持,短時間,冒出了幾十家私人航天公司。
各種各樣的私人衛星制造了出來。
排隊參加審核,等待升空。
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航空工業集團發射的火箭,幾乎少有一箭一星,大部分是一箭N星。
但即便如此,一年發射火箭次數不過二三十次,最多年份也只有四十次的航空工業集團,還是沒辦法快速地處理掉那些排隊中的私人衛星。
“有沒有辦法快速通過審核,走綠色通道,讓信號器搭乘下一枚火箭上天?”里維問道。
“額,這個很難。”
“加錢行不行?你說4公斤重的‘風牛馬一號’,前后一共花了五百萬,朕的信號器重量5公斤左右,給一千萬,這個價格,應該能優先安排上天吧?”
“里維陛下,航空工業集團是國有企業,家大業大,不差您這一千萬,我也問了,三個月左右的審核期是硬性規定,必須防止濫竽充數亂炒航天概念,至于綠色通道,只能等審核過了后,再看有沒有操作空間。”
“不行!”
里維搖頭:“動不動三個月、半年,朕等不了那么長的時間,而且有能力發射衛星的,不止航空工業集團這一家公司,國外也有很多航天公司可以選擇,林國明,你有沒有國外航天公司的聯絡方式,找國外公司咨詢一下。”
既然國內效率不高。
那就把目光投向國外。
而且國外可選擇的航天公司很多。
有星條國的X-Space航天公司,這是一家私人航天公司,但該公司的“龍”系列火箭,發射成功率已在90%以上。
有毛子國的航天國家集團公司,雖然這些年毛子國的宇宙探索能力已嚴重下降,但仍然是老牌航天大國。
還有甌洲的宇宙防務集團,技術實力穩居世界前三。
甚至那個以歡樂逗比聞名的印三國,航天實力也不算弱,某個系列的火箭發射成功率,能達到80%以上。
所以有如此多的選項擺在眼前,不必死死盯著國內。
“這個……里維陛下,”
林國明十分的為難,無奈說道:“如果是在國內,我還能幫上一點忙,但我能力有限,如果是去國外的話,我兩眼一抹黑,恐怕什么都不懂,不僅也要花不少的時間,甚至有可能上當。”
其實更大的可能性,是被拒之門外。
因為隨著這些年夏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初步實現了崛起的目標,國外的某些國家,羨慕嫉妒恨的心理下,在高科技領域,給夏國設置了很多歧視性的封鎖。
比如說星條國,首先就可以排除在考慮范圍之外,該國的《外太空禁止協議》,由于害怕技術遭到‘偷竊’,航天領域,禁止來自夏國的任何形式的合作。
甌洲雖然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禁止合作,但態度冷淡、傲慢、不屑一顧,更不會上心,效率想必不會多高,故排除在外。
印三國呢,火箭技術還是不太成熟,而且性格跳脫、浮躁,讓人總是感覺不太穩妥。
一圈排除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