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宇航局。
下屬的一個神秘研究機構。
寬敞、明亮,略帶科幻風格的實驗室里。
局長楊偉、副局長田克華,以及其他的一些高級領導,圍攏在幾個高強度防彈玻璃柜前,看著整齊擺放在里面的幾百個已拆分開來的零件。
負責此項目的一名高級專家,在旁邊進行講解道:
“楊局長、各位領導,如你們所見,鋼比亞國的那顆小衛星,除了外面的那層藍色殼體,被我們用激光切開,內部的其他零件,全部以無損拆卸的方式,拆解成了不可往下拆解的分散狀態。”
“一共得到了1364個零件。”
“經過研究后,我們得出一個基本結論,這顆小衛星,絕不是人類可制造出的物品。”
“首先說它最外層的那個藍色外殼,是由藍水星沒有的一種特殊元素構成,熔點高達6340攝氏度!超過藍水星上任何一種金屬或化合物。”
“而它的外殼只是最普通的,內部的1300多個零件,由400多種的未知元素構成,且沒有使用一種常見的在藍水星找得到的普通元素。”
“它完完全全的,是由全新元素、全新材料構成的物品。”
負責人變得激動起來:“這讓我們非常震驚,這代表的,是一個與我們完全不同的科技新維度,他們用人造出的元素,代替了所有自然元素!”
“制造這顆小衛星的勢力,科技先進到難以想象,甚至可以說,他們進入了‘神創萬物’的階段,能夠自如的創造出所需要的各類元素!”
“我們對此只有敬畏和仰望。”
“……”
走到末尾的那個玻璃柜前,對著里面擺放的兩塊方方正正的,大概跟三階魔方那么大的瑩白色物品,負責人介紹說道:
“這兩塊是小衛星內的電池,我們做了多次充電/放電測試,測得它的能量密度是24萬瓦時/公斤,能量密度是同等質量汽油的二十倍,是我們常用鋰電池的800倍。”
“足足三個數量級的差距!對我們而言,有可能在一千年后,我們都造不出這樣的常規材料電池(非同位素電池),他們的能源技術,先進到難以想象。”
聽負責人講解完畢。
現場的領導和專家,都沉默了下來。
都在努力緩沖剛剛接收到的大量沖擊性信息。
有位領導實在忍耐不住,開口問負責人道:“通過逆向工程,我們是否能破解這里面的技術,實現夏國科技的***、大爆炸?”
負責人苦笑說道:“逆向工程成功的原因,在于技術水平大體相近,可是這枚小衛星里的新材料和新元素,我們全是第一次見,藍水星無處開采,儲量為0,我們連仿制它的物質條件讀不具備。”
“在它面前,我們這群科學家就像沒見過世面的猴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它里面所蘊含的技術,我們破解不了一絲一毫。”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