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目標。
接下來里維就讓黑暗科技公司那邊,派了幾個工作組過來,針對那12家民營航天公司,發起全資收購的請求。
一切進展的非常順利。
面對手里揮舞著大把鈔票的黑暗科技,這些民營航天公司幾乎毫無抵抗力,那些CEO、創始人們,幾乎都點頭同意黑暗科技的收購。
收購這些航天公司花的錢也不多。
反而非常便宜。
比如工業制造水平最高的藍箭公司,其估值不過10億而已,黑暗科技報價20億,加價一倍,但對方董事會不太同意,那加價到30億,不同意就拉到。
對方很快表示成交。
跟藍箭公司一樣,零億空間也是一家融資額達到8億,估值在10億左右的航天公司,不過該公司制造的低成本小火箭,里維覺得沒什么太大的價值,只給到了25億的報價,不同意就算了。
對方也很快點頭。
剩下的星空榮耀、九州空間、飛芯科技、夢天科技、騰云航天等航天公司,收購價格在2億至15億不等……價格都沒有超過二十億。
因為便宜,里維像是菜市場買菜一般,輕輕松松把它們買了過來。
有人可能感到奇怪,夏國的民營航天公司,好幾家都有能力把衛星送上太空,怎么估值和收購價,都這么的便宜?
比如星條國的私人航天公司X-Space,市值高達350億星刀,折合2300多億夏幣。
里維盯上的這12家在夏國處于頭部的民營航天公司,估值全部加起來,都不到X-Space的零頭。
話說為什么會這么便宜?
難道航天領域,被夏國人搞成了白菜化,連公司都變得不值錢。
實際并不是如此。
里維調查一番后發現,夏國的民營航天公司,之所以處境艱難、價值偏低,主要是因為缺乏市場競爭力。
因為這些公司發射衛星的成本,在夏國國有的航天科技公司面前,依然不具有性價比。
同樣發射一顆衛星,私人火箭大概需要一千萬,但航天科技公司,也只要一千萬,并且發射成功率更高,可靠性更好。
而且航天科技公司所有的火箭型號齊全,根據運載能力,涵蓋大、中、小、微所有級別的火箭,藍水星外太空的高、中、低軌道全面覆蓋。
根據火箭的發動機,有液體火箭、固體火箭、清潔能源火箭、可回收式火箭……只要是能想象到的應有盡有。
航天科技公司實在是太給力了!
即便針對民營航天公司,夏國官方給資金給政策,大加鼓勵和扶持,但面對國有的航天科技公司,他們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甚至放到國際衛星發射市場上,面對以“廉價”著稱的X-Space公司,航天科技公司,也能提供成本更低的發射服務,更加的厚道良心。
所以在夏國這個民營航天噩夢一般的地方,它們很難生存下去。
暫時沒有冒出類似X-Space公司的環境。
不過在里維眼中,等他的黑暗航天公司成立之后,大概過個三五年的時間,這種局面,應該會發生改變。
……
時間到了八月下旬。
黑暗科技針對十二家民營航天公司的收購,基本到了尾聲。
十二家公司中,有十一家被全資收購(合計花了100億不到),并馬上開始了合并整合。
只剩下領客航天,還沒有接受黑暗科技的收購,還處于糾結之中。
其實39歲的領客創始人褚龍飛,并不是不同意收購,黑暗科技30億的報價他非常心動,其他聯合創始人與股東,一致要求他點頭簽字,但他還是沒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