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了。
黑暗科技又暴發一筆。
從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中旬,這短短的一個月期間,黑暗科技的“人工智能”技術,又賣出了足足四份。
其中財大氣粗的龍騰集團,直接買斷一份,做出了跟華耀一樣的選擇。
第二份訂單,國內的阿里、千度、網億、字節科技等28家大型科技公司,你30億我50億他80億的,分攤了1000億的買斷價格,并一次性全款支付。
第三份訂單,則是國內的一眾中小科技公司,甚至多家與科技沾不上邊的房地產公司、投資保險公司……等等合計186家的“雜牌軍”,你5億我8億的,共計出資了1000億,只為不錯過“人工智能”這個風口,無論如何都要擠進去分一杯羹。
而第四份訂單,則基本明確了政府,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態度,讓所有投資者都信心大震。
國企。
國有企業終于忍不住下場了。
政府成立了一家獨立的人工智能公司,買斷一份“人工智能”技術,為電力、軍工、農業等等領域服務。
又是一千億到賬。
至于國內的其他公司,雖然也想進入“人工智能”這個領域,也可以幾百家上千家公司聯合起來,拼單購買,但有道是“三個和尚沒水喝”,西瓜再大,也最多二三十個人分,幾百個人沒法吃。
所以這些實力不足的公司,只能選擇找大米公司合作,加入“大米人工智能聯盟”,在大米平臺上,從事一些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盈利則3:4:3分成(自身拿3,大米平臺拿4,黑暗科技拿3),勉強喝一口湯。
如此,夏國內的人工智能產業格局,基本形成。
再加上華耀公司。
即土豪隊3支,雜牌軍2支,打工隊1支。
而從中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掌握了核心科技的黑暗科技,僅僅靠賣出的幾份技術,就爆賺了5000個億!
無數人可謂目瞪口呆。
因為搶錢的速度都沒這么快!
而且光收了錢還沒完,即便其他公司買斷了黑暗科技的人工智能技術,掌握了最核心的代碼(拼單購買的核心代碼會加密),后續推出的人工智能產品,每臺硬件設備,黑暗科技還要收30元/套的專利服務費。
這就引發了很多不滿的聲音。
“黑暗科技果然對得起‘黑’這個字,心實在太黑了,收一茬錢還不夠,后面還要收一茬。”
“這不跟高筒公司一樣么,完全鉆到了錢眼里,有技術也不能這么任性。”
“實在太黑了,國家也不管管,讓反壟斷部門調查一下?最好開個3000億罰單,打擊這種敲骨吸髓的行為。”
“不錯,專利保護不單是保護公司的利益,也要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絕不能搞技術霸權,不能你黑暗科技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我們消費者不同意!”
“必須開罰單,不允許黑暗科技這么黑。”
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喊打喊罵的聲音。
當然這也非常正常,一家在短短的兩年不到時間內,賺了將近6000億的公司,想不讓人嫉妒、眼紅都難。
且夏國內的龍騰、阿里、千度等等科技巨頭,剛剛放出了一大口血,損失了大量的現金流,背地里對黑暗科技沒有點意見才怪。
而華耀公司是意見最大的,特意在電話中表示了不滿,因為人工智能技術,他們已經買了一份,而且是最先來的,按理說技術已經被華耀“買斷”了,不能再賣給別家了,怎么又賣給好幾家?
這不是對華耀的出軌和背叛么?
于是就出現了輿論集體批評黑暗科技的事件,甚至有的機構或個人,直接向反壟斷部門投訴或舉報,要求禁止黑暗科技不合理的收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