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最多是筆三四萬億的聲音。
至少得五年以上才能完成。
扣除各方面成本,凈利潤方面的話,黑暗能源公司,平均每年賺個三四千億。
這個數字非常的可觀了,要知道此前的夏國首富馬杰克,他的身家大概就是五千億左右,但黑暗能源公司的利潤,每年就相當于0.6個馬杰克。
但即便如此。
這些錢都只能算是小錢。
比起最近一個月全球股市上,能源與科技板塊,全球各大公司蒸發掉的總市值,簡直是毛毛雨一般的存在。
首先損失最慘重,是傳統電池產業。
那些原本還算“高科技”的鋰電池產業,金屬電池或燃料電池公司,此刻股票斷崖式暴跌,徹底淪為沒有反彈可能的垃圾股,無數投資機構與普通股民,損失慘重,想不開上天臺的都有十幾個。
全球各大電池公司的損失,至少超過了萬億。
其次損失最為巨大的,是石油公司與傳統汽車公司。
這個十分容易理解,1型高能電池出現后,電動車的性能、航程,不僅不弱于燃油車,甚至更加強悍,加之環保的需要,電動車徹底取代燃油車,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燃油的消耗量減少了,石油的需求量自然也減少了,最保守估計,如果所有車輛都采用電動系統的話,燃料的消耗量,至少節約35%以上。
而且不僅是車輛,哪怕是天上飛的飛機,也可以采用電池電機驅動,制造出電動飛機,可以確保飛機的航程不會小于3000公里……航空燃油的用量,也能節省大量。
必然導致石油需求市場的猥瑣,石油價格持續下跌。
另外就是傳統的內燃發動機技術,也瞬間過時,面臨淘汰,多家發動機公司的股票也跌慘。
如此,
石油公司+傳統汽車公司+發動機公司……這個機構的群體,近一個月市值至少蒸發了3萬億。
甚至幾乎所有跟‘石油’、‘汽油’、‘燃油’等等跟‘油’字掛了點鉤的公司或集團,在技術面臨淘汰的危機中,股價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加上幾乎全軍覆沒的傳統電池產業。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由于“1型高能電池”的面世,全球范圍內,可能有近十萬億的財富,蒸發或者消失了。
上天臺縱身一躍的亦有不少。
可以說金融市場上,因恐慌而導致的損失,超過黑暗能源公司未來二十年的利潤之和。
而且更讓金融市場憤怒的是:黑暗能源公司竟然不打算上市,也不需要任何融資,他們損失掉的天量財富,連個翻本回來的機會都沒有。
這讓無數金融人士恨的咬牙切齒:“黑暗能源公司,你真的是想找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