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參觀太空城市最外圍邊緣的、如同圓形花瓣的“發電工廠”。
目前這樣的發電工廠已經建成了12個,平均每個提供50萬KW的發電功率,合計就是600萬KW。
這么巨大的發電量,當前不僅完全夠用,甚至有些冗余,不得不采用開啟軸心離子發動機的方式,消耗掉多余的電力,同時抵消巨型太陽能發電板在發電過程中,光壓作用下產生的反向推力。
其實這個推力并不是特別大,但如果沒有一個力進行抵消的話,未來整個的太空城市,會緩緩加速到1m/s的程度,有被推向恒星系外圍的可能。
故而在太空城市那根核心軸的末端,始終開啟著那臺離子發動機。
當然在必要情況下,軸心離子發動機可以將發動機功率加大幾十倍、上百倍,再加上設置在各處的輔助發動機,整座太空城市,可以被加速,可以脫離藍水星運行軌道,用三五年的時間,前往火星或者其他行星,開發恒星系內其他星球的資源……靈活性非常之高。
所以這座太空城市,也相當于一個星際空間的“資源開發系統”,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此外。
在電力系統方面,太空城市的24個定居帶(或環道)的透明防護罩表面,為了降低光照的強度,也涂抹了一層發電材料,對陽光具有20%左右的吸收作用,轉化為電能,這也能發出超過數百萬千瓦的電能,整座太空城市的發電總功率,在1000萬千瓦以上。
幾乎比的上一座小型的核聚變反應堆。
能源問題,反倒成了最不需要擔心和考慮的問題。
即便是有要用到核聚變反應堆的地方,也就大型的工業飛船要用,或者未來的星際戰艦要用。
但是那至少得好幾年之后了。
畢竟目前里維十分需要的初級工業飛船,還躺在那座簡陋的太空船塢之中,建造進度只有33.5%,起碼30個月后才能完工。
腦袋里默默的盤算了一番。
里維喃喃自語說道:
“太空城市的建造、裝修和完善,至少還要三年……”
“移民的征集、篩選以及后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也需要大把的時間和精力。”
“初級工業飛船估計三年后才能提供一部分的初級工業產品。”
“還有太空船塢也是一個相當于半座太空城市的巨型工程,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完善。”
“等到結構和功能完整、移民全部就位的太空城市建成,太空船塢完成,并且,開始建造第一艘的星際戰艦……要等到那個時刻,最少最少,估計也得五年之后。”
即就算是移居到了太空之中。
里維也得五年后,才能正式的重建一支屬于他的力量,重新擁有星際戰艦……哪怕是戰斗力最低的F級戰艦。
也只有到那時,他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安全”,至少在這個恒星系統內,他無需防備和擔憂任何勢力的威脅。
“還要再按部就班的發展五年!”
里維無奈的搖了搖頭,可惜他的面前沒有擺放一臺“時間快進器”,如果真的有的話,他很想按下快進,把這些進度條般的時間,一瞬間的就跑完。
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只能戒驕戒躁,耐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