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的不正常舉動很有可能代表著烏克蘭境內的情況在快速惡化,面臨生存危機的叛軍只能走出舒適圈。
這意味著時間緊迫,德米特里和李驍知道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只能盡快奪取切爾尼希夫了”德米特里嘆了口氣很是憂慮地說道。
李驍的臉色也不是特別好看,不過他并不是擔心攻打切爾尼希夫會有困難,而是擔心烏克蘭境內生存環境極大惡化帶來的連鎖反應。
一旦叛軍必須鋌而走險,那意味著烏克蘭的老百姓恐怕也活不下去了。如此一來起義的農奴會更多,將會有更多的地區陷入動蕩。
而德米特里手頭的兵力本來就十分有限,面對如蝗蟲一般的起義軍,搞不好就會顧此失彼。說不定前腳剛剛光復切爾尼希夫后腳等德米特里一走這里又會亂。
那時候平叛真的會變成打地鼠游戲,按住了葫蘆浮起了瓢
更糟糕的是他還沒辦法讓德米特里不要操之過急,因為時間真的太緊迫了,不動都不行。
“只能盡可能尋求同叛軍決戰,盡可能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李驍長嘆了一聲說道。
德米特里面色沉重地點了點頭,確實也只有這個辦法了。但這么做必然要血流漂櫓。要知道叛軍都是精壯勞動力,如果簡單的殺光他們,雖然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后面戰后重建就麻煩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德米特里思考再三最后下達了命令“集中兵力先拿下切爾尼希夫”
隨著他一聲令下,已經集結好的哥薩克騎兵第5旅、第17旅以及步兵第8師快速向切爾尼希夫方向進發,一路上輕而易舉地擊潰了數支叛軍,一舉挺進到了切爾尼希夫郊區。
此時叛軍方面也有些懵逼,之前他們向德米特里發動進攻的時候,并沒有太把德米特里的部隊當一回事,畢竟之前他們又不是沒跟政府軍交過手。靠著人海戰術他們“輕而易舉”就擊潰了俄軍。
誰想到這回的俄軍數量不多但全是硬骨頭,進攻部隊分分鐘就被擊潰連帶著人家還一路趕羊一般擊潰了他們不少人馬都殺到家門口了。
切爾尼希夫叛軍內部立刻就有了分歧,一部分主張立刻轉入防御,依托城市跟德米特里相持。而另一部分叛軍絕對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畢竟之前他們又不是沒挨過政府軍的打,一度還被政府軍攆得滿地跑,后來還不是逆風翻盤將政府軍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他們不認為政府軍有什么好怕的,甚至認為德米特里長驅直入是主動過來送死,接下來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在切爾尼希夫一舉殲滅政府軍最后的抵抗。
那么哪種意見更有道理呢
應該說都有道理,但也都有問題。依托城市防守不是不可以,但切爾尼希夫的叛軍為啥主動去招惹德米特里
還不是因為糧食不夠吃了,只能繼續北上去他們沒禍禍過的地方搶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