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尼洛夫很快就有了決斷,那就是留在南線穩定局勢,盡可能消滅南方的叛軍
至于李驍和德米特里建議的奪占佐格托諾莎的計劃他認為最好暫緩。
當然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依然派遣了艦隊北上,雖然沒辦法幫助基輔解圍,但嚇唬嚇唬叛軍穩定基輔的人心還是有幫助的。
至于他本人則帶領主力在南線設法打一到兩個殲滅戰,他的目標直指克里沃伊羅格和頓涅茨克。
這兩座城市就像叛軍的兩只手臂,一個插入了科爾尼洛夫的左翼,另一個掐斷了他的右翼。
收復這兩座城市,就可以打通同伊麗莎白格勒今基洛沃格勒德和盧甘斯克以及羅斯托夫地區俄軍的聯系,將整個烏克蘭南方連成一個整體。
其中克里沃伊羅格大約有三萬多叛軍,而頓涅茨克則有兩萬多叛軍活動。
參謀中討論了一番后覺得先打頓涅茨克比較理想,首先這里叛軍數量較少,而且盧甘斯克和羅斯托夫方向俄軍守備力量比較充足,可以有力的支援他們作戰。
只不過這個方案卻被科爾尼洛夫否決了,他認為先打克里沃伊羅格更加理想。
理由也很簡單,雖然這個方向敵人數量更多,但大部分都是扎波羅熱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兩場戰斗中被打殘的潰兵。
這些叛軍士氣低落已經被打怕了,根本沒有頑強的抵抗意志,收拾起來相對容易。
而頓涅茨克的叛軍就不同了,他們并沒有遭受過打擊,士氣旺盛,想要擊敗他們并不容易。
最關鍵的是科爾尼洛夫在尼古拉耶夫的時候就聽說摩爾達維亞的俄國駐軍已經接到了圣彼得堡的命令,準備返回烏克蘭參與平叛,那邊大約能抽調一到兩萬人。
他們的行動路線大概是走水路先抵達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然后向北推進。
也就是說攻打克里沃伊羅格很有可能能收獲友軍的協助
很快科爾尼洛夫就向東出擊直取克里沃伊羅格,他的動作是如此果斷,以至于當地的叛軍毫無反應,等俄軍打倒了門口才倉皇組織防御。
跟科爾尼洛夫預料幾乎分毫不差,當地的叛軍做了象征性抵抗后就作鳥獸散倉皇向北逃跑。俄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克里沃伊羅格。
這時候按照原本的計劃,科爾尼洛夫應該回師去掃平頓涅茨克的叛軍了,只不過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戰場上的形勢又發生了變化
卡緬斯科耶的叛軍以及亞歷山德里亞和切爾卡瑟的叛軍忽然集體出動,朝著伊麗莎白格勒就殺了過去。
三路叛軍以及匯同被科爾尼洛夫擊潰的克里沃伊羅格的叛軍共計十萬人大有踏平伊麗莎白格勒的意思。
此時伊麗莎白格勒的守軍只有萬余人,而且大部分還都是從各地崩潰逃散的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