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感的驅使下德米特里給部隊下達了嚴令,必須在兩天之內解決戰斗,俄軍頓時加強了攻勢,開始不惜代價的猛攻。
猝不及防的叛軍被打得手忙腳亂,如果不是他們兵力更多,真的一波就給帶走了。
那么叛軍的表現為什么這么奇怪呢
這就要從蘇梅說起了,奧東里奇投誠對普里東的打擊相當巨大。作為他手中最能打的將領,普里東能有當前的成就奧東里奇居功至偉。
可這樣一員大將竟然投誠俄軍了,這等于砍掉了普里東一條臂膀。缺了一只膀子的普里東頓時對蘇梅地區的控制力下降了一大截。
本來就因為糧食問題越來越不滿的部下們也愈發地躁動不安,有一些小頭目甚至直接帶著人馬就逃跑了。
他不得不大開殺戒處死了一批人才穩定住局勢,只是這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如果不解決糧食問題,如果不能用一個干凈漂亮的勝仗告訴部下們離開了奧東里奇他普里東依然強大,那接下來他就會樹倒猢猻散,搞不好連命都會送掉。
起義軍當中也是紅果果的叢林法則,不能控制局勢不能帶來勝利的老大絕對活不長久。
之前他普里東就是這么踩著大哥們的尸體上位的,下面人的想法他太清楚了,必須狠必須殺伐果斷
只不過殺人雖然能解決一定的問題,但變不出糧草,眼看著糧倉肉眼可見的變空,普里東知道自己必須趕緊想辦法了。
什么辦法呢
自然還是只能出去搶,必須從黑狗子那邊搶糧食
什么為什么不搶自己人,叛軍的戰斗力不是更低嗎
如果可以的話普里東當然不介意搶自己人,可問題是自己人也沒多少糧食啊
大家都是坐吃山空,哪里有多余的糧食
很快他就橫下一條心,決心干一票大的,從俄軍那邊搶糧食
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實力不夠,缺少了奧東里奇這員大將之后,他手里頭的這幾萬人想要虎口奪食談何容易
所以必須聯合更多的人,集中力量辦大事
他立刻聯系了周邊的起義軍,很快波爾塔瓦、哈爾科夫的起義軍就積極響應,這三方一起開會討論了幾天之后,一致認為想要找糧食想要殺出一條活路那只能北進
烏克蘭南邊已經沒多少油水了,但庫爾斯克和別爾哥羅德就不一樣了,從來沒被起義軍光顧過,只要能打下來光靠搶劫那些貴族地主就能一波而肥
而且這兩個地方俄軍的實力并不強,乘著俄軍主力的主力都被烏克蘭和基輔吸引,他們突然北上絕對能出其不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