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馬加諾夫的圍追堵截戰正式打響,只不過對里夫偉和利沃夫一帶的俄軍來說,德米特里的那道命令他們多少有點不情愿執行。
原因非常簡單,首先他們兵力真的有限,這兩個地區所有的兵力加起來滿打滿算也沒有兩萬人馬。
而馬加諾夫則擁有五六萬兵力,就算他們抽調一空前往攔截人家都是他們的兩倍以上。
怎么看這都很吃虧好不好
更何況馬加諾夫現在是什么狀況人家這是狗急跳墻玩命跑路的時候,你去堵路他們能不跳腳拼命嗎
可是德米特里的命令也是不能拒絕的,因為他說得很清楚,不管付出什么代價都務必將馬加諾夫攔住,否則軍法從事
德米特里有多狠多厲害烏克蘭的俄軍指揮官就沒有不知道的,從他上任開始免職下獄了那么多軍官,敢跟他唱反調絕逼只有死路一條啊
所以哪怕里夫偉和利沃夫的俄軍再不情愿,也只能咬牙抽調了七千多人前往科韋利。
別看七千人不算多,但這真的也是他們能抽調的最大兵力了,畢竟不管里夫偉還是利沃夫也都不算安定,周邊有不少叛軍殘余在活動,總不能將兵力抽調一空拱手將這兩座城市送給叛軍吧
這七千兵力統一由步兵少將科諾托夫指揮,或者換句話說科諾托夫是里夫偉和利沃夫俄軍共同推出來的背鍋俠。
這位少將因為指揮風格過于硬朗以及不善于跟上級處理關系,在這一帶人員很不好。
大部分指揮官一致認為他去背鍋最合適
是的,其他那些俄軍指揮官不認為科諾托夫能夠攔住馬加諾夫,認為這就是個送死的任務。
實際上科諾托夫自己也信心不足,原因非常簡單,里夫偉和利沃夫的俄軍都是烏克蘭叛亂爆發之后被一路攆到這里來的俄軍殘部。
大部分軍官和士兵都被叛軍打怕了,可以說士氣低落,并且裝備也參差不齊。
大部分人都只有輕武器十分缺乏大炮,如此要攔截五倍于己的敵人著實有點困難。
所以抵達科韋利之后科諾托夫第一時間就開始搶修工事,不光命令士兵修甚至強行征召了當地青壯年一起幫著修。
為此他還跟當地的官員和貴族地主發生了激烈的沖突,鼠目寸光的后者自然不愿意聽科諾托夫的指揮,但在科諾托夫槍桿子的威脅下他們不得不就范。
為此他們專門告了科諾托夫一狀,給他按了一堆的罪名,不知道的還以為科諾托夫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壞事呢
只不過這一堆刁狀暫時沒有人搭理,原因很簡單叛軍正在殺過來的路上,如果搞掉了科諾托夫那誰去背黑鍋
就算要跟他算賬,那也得等戰后不是,到時候新賬舊賬一起算不是美滋滋嗎
至于科諾托夫自己其實也不太在意這些,反正他已經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如果攔不住馬加諾夫,那不用這些人告刁狀他也是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