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因緣際會
在后尼古拉一世時代,在亞歷山大二世還未能站穩腳跟,在改革派大舉逆襲保守派不得不收縮防御的大轉變時期,俄國的官場正好需要他這么一個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站出來主持局面。
你看,亞歷山大二世的權勢不夠強大,無法壓制改革派,只能跟改革派合作,勢必要選擇一個能讓改革派接受的新首相人選。
但是他又絕不愿意選擇一個真正支持改革的激進分子當首相,只能選一個看上去像是自由主義者能夠被改革派接受,但實際上又是審時度勢明哲保身的“唯利是圖”的利益主義者。
如果這個人還長袖善舞而且能力不算太次那就更完美了
這么看的話俄國官場上還有誰比亞歷山大公爵更符合他的要求呢
只能說亞歷山大二世掐準了改革派的脈搏,知道這幫人有改革的意愿但又沒有法國大革命的膽子,只敢調和社會矛盾不敢搞顛覆。
這樣的一幫人必然只能跟他妥協,自然也只能接受亞歷山大公爵這個人選。
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公爵之所以能有現在的地位,是多方面妥協和權衡的結果,并不是他真的有多么厲害。
而現在改革派中大boss也是真正名義上的帶頭大哥尼古拉米柳亭如果站出來反對他,那等于說改革派中將近70的人都會站在亞歷山大公爵的對立面。
那時候幾乎可以說亞歷山大公爵喪失了改革派的支持,如此一來僅僅有亞歷山大二世的支持并不足以讓他坐穩首相的位置,甚至在改革派公然跳反的那一刻亞歷山大二世也必須好好掂量一下
他得看看是不是要頂著改革派的怒火繼續支持亞歷山大公爵,按照李驍的估計以他的個性在發覺亞歷山大公爵失去了利用價值后恐怕會斷然放棄他,他只會另選一個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新首相人選
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公爵并不是不可替代的,而他錯誤地判斷了自身的實力以及尼古拉米柳亭對改革派的影響力。
李驍覺得亞歷山大公爵對改革派來說就是年三十的兔子,有它更好沒它一樣的過年。
說不客氣點有大把的類似亞歷山大公爵的人盼著能夠得到改革派的青睞巴不得能取而代之。
只要尼古拉米柳亭站出來明確反對亞歷山大公爵,你看看風向會怎么轉變,立刻就會有一大票人站出來搞他準備取而代之。
當然啦,真正操作起來還是有點麻煩的,至少不是尼古拉米柳亭振臂一呼就會有排山倒海的人響應。首先得做改革派內部的說服工作,畢竟亞歷山大公爵還是很有迷惑性的,不少改革派對他很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