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羅素也沒有完全相信約翰.沃爾特,他怎么也要防一手。不過么,約翰.沃爾特還真沒膽子惹他,自然是全盤答應。
羅素和約翰.沃爾特最后都心滿意足了,一個可以趕走礙眼的外交大臣,另一個則可以保住并發揚自家的報紙,只有可憐的帕默斯頓完全被蒙在鼓里,他還沒有讓內務部的朋友發揮作用,第二天的《泰晤士報》就狠狠地捅了他一刀。
頭版頭條上幾乎就是在明示羅伯特.科洪弊案的幕后主使就是他帕默斯頓,甚至還很隱晦地聲稱他還牽涉到了其他外交**弊案當中,幾乎就是在說他要為一切負責!
這樣的曝光力度可是驚人的,反正帕默斯頓看到的時候氣憤得都跳了起來,他怒氣沖沖地闖進了內務部,當著內政大臣的面咆哮道:“怎么能夠讓這樣的東西堂而皇之的面世,這是可恥的謊言,是最卑鄙的誹謗!必須立刻查封《泰晤士報》,逮捕這家報社的全部編輯!”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內政大臣的回答卻是不。
“我的朋友,我無法下這個命令。這是違法的!”
帕默斯頓頓時就莫名其妙了,怎么就違法了?內務部的這幫混蛋什么時候變得這么軟趴趴了?
“為什么?”他質問道。
內政大臣很是無奈地回答道:“沒有證據顯示他們違背了法律,自然我無法下逮捕令。如果您確定要這么做,最好去法院起訴他們,這樣我這邊才好動手抓人和封門的。”
帕默斯頓要是敢去起訴,那早就去了,他就是想用行政手段讓《泰晤士報》和約翰.沃爾特閉嘴而已。真鬧到了法院,那就不可開交了不好收場了。
“您這邊先抓人不行么!”
“不行!”
“您確定?”
“非常確定!”
“就不能破例一次?”
“不行,這不合規矩!”
無論帕默斯頓好說歹說,內政大臣就是不松口。于是乎帕默斯頓沒轍了,外交部雖然地位尊崇,是各部之首,但如果其他各部不配合尤其是首相給你穿小鞋的時候,也真心拿國內的事兒沒一點辦法。
那么內政大臣為啥不買賬呢?原因很簡單,這位已經被羅素暗示過了,只要帕默斯頓倒了,他就是新一任外交大臣。誰不想更上一層樓啊!